陳昊

摘要:財務公司按照人行規定上繳存款準備金,但過高的準備金率一方面加劇了公司資金壓力,降低了成員單位資金歸集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減少了利潤,增加了經營風險。
關鍵詞:存款準備金;財務公司;資金;風險
一、財務公司功能定位
2004 年 7 月頒布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其首要職能為發揮資金歸集和資金結算,為企業集團的資金進行過程監管及相應服務。2014年10月銀監會頒布的《關于中央企業進一步促進財務公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又再次明確央企財務公司服務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基本定位。
二、存款準備金概述
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該準備金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該準備金有助于商業銀行遇到大額提款時,有足夠的清償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它對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對貨幣乘數進行有效調節,保持整個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
三、財務公司實施存款準備金政策的制度缺陷
(一)從存款準備金防范兌付風險,保持流動性的角度看,存款準備金制度與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設立初衷存在矛盾。一方面,存款準備金作為央行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基本功能就是確保資金結算支付的正常運行,杜絕擠兌事件的發生。而《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明確了財務公司只能為企業集團內部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不得吸收成員單位以外的企業及個人存款,同時在企業集團層面的統籌管理下,基本不會發生大規模擠兌風險。
(二)從存款準備金的基本功能來看,當前企業財務公司關于存款準備金上繳的義務和權利不平等。上繳準備金獲得再貸權利,企業財務公司沒能具備。《中國人民銀行法》相關條款明確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國務院規定的除外)。未規定哪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獲得央行貸款。《中國人民銀行分行短期再貸款管理辦法》其對象為商業銀行,財務公司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出現資金困難時,不能獲取央行貸款扶持。同時《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申請設立財務公司,母公司董事會應當作出書面承諾,在財務公司出現支付困難的緊急情況時,按照解決支付困難的實際需要,增加相應資本金,并在財務公司章程中載明。”這進一步明確了財務公司風險的最終擔保人為企業集團母公司而非央行。此外,依照《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存款準備金管理的通知》的相關規定,準備金僅限于兌付儲蓄存款。由于企業財務公司不具備吸收外部存款條件,僅能吸收集團內部企業存款。可見企業財務工作存有準備金上繳義務,卻不能動用準備金。準備金的功能在企業財務公司無法體現。
四、央行存款準備金政策對財務公司業務影響
以下筆者以自身供職的煤炭行業代表陽煤財務公司為例進行闡述。
(一)加劇了財務公司資金緊張態勢
財務公司相對于銀行,天生就存在著資金來源單一,缺少融資渠道的缺陷。財務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財務公司自有資金、拆借資金及吸收成員單位存款獲取的資金三部分。其中自有資金是指財務公司的注冊資本,主要為股東對財務公司的投資,在整體資金占比中較小且未來增長幅度有限;拆借資金一般是指同業拆入、信貸資產轉讓和再貼現、轉貼現。公司完整經營三年獲得人民銀行批準后,方可獲得同業拆借資質。其額度受限于財務公司注冊資本,并且時限不超過7天,主要為解決臨時性資金不足,而信貸資產轉讓及票據再貼現、轉貼現業務則受制于監管機構的窗口指導政策及同業機構的合作狀況,交易并不活躍,很難在資金出現困難時及時獲取資金幫扶。吸收成員單位存款作為財務公司最重要的資金來源,與整個集團的發展規模及成員單位的經營狀況息息相關。整體資金變動情況與集團經營極為緊密,長期沉淀資金較少。同時商業銀行大量以保證金形式變相收取的企業存款及《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實施指引》關于上市公司存放在財務公司的存款都做了諸多限制規定,這些舉措進一步降低了財務公司資金歸集效率,導致煤炭行業財務公司全口徑資金歸集率始終在40%上下徘徊。
財務公司按照規定比例向人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后,這部分存款作為受限資金,是不能日常使用的,這就要求財務公司準備更多的日常備付資金應對成員單位正常支付需求,反過來也進一步加劇了財務公司資金周轉負擔,對整個頭寸擺布、業務開展都帶來了不利影響,在集團出現大量集中還款情況時,財務公司的存款規模會出現劇烈波動下降的狀況。而被凍結的存款準備金卻無法取出解決資金緊張的態勢。
(二)降低了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積極性
財務公司的設立是為了對整個集團的資金進行集中和專業化管理,通過資金規模優勢,打通產融結合通道,降低集團資金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正常情況下,企業集團資金歸集力度越大,財務公司的存貸款規模也同比規模增加。而財務公司向央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直接減少了企業集團及下屬成員單位正常生產運營資金,且隨著資金歸集力度的增大,這部分鎖定資金會同比增加,企業在財務公司可使用的資金會繼續減少。當集團公司資金緊張時,為維持生產經營活動,可能會被迫增加外部融資,從而造成集團融資成本提高。打擊下屬單位資金歸集的積極性,導致資金集中受制,與國家設立財務公司的初衷相背離的。
(三)降低了財務公司利潤,增大了經營風險
財務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貸款利息收入及存款利息收入。存款準備金的繳納使得本可用作發放貸款及存放同業的資金同比減少,相應的利息收入也出現了大幅度下滑,下圖筆者以陽煤財務公司2011-2018年數據為例進行說明。(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假如將上述存款準備金用于發放貸款支持成員單位正常經營,財務公司利潤將提高20%以上。因此,財務公司在集團利潤考核指標的壓力下,一方面會逐步增加外部高風險高收益業務的比重,另一方面也會對存量貸款進行利率上浮以完成集團的考核指標,而這些一方面會增大公司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增加成員單位的財務成本,這同樣是與設立財務公司的目的背離的。
五、結語
當前,財務公司及商業銀行的儲備金政策,監管機構對兩者采取差異化管理,財務公司的存款來源僅為企業內部資金,不同于商業銀行,不具有貨幣創造的能力。財務公司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對國家貨幣調控作用微小。特別是在現階段國家大力鼓勵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的前提下,需要央行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取消企業財務公司繳納準備金,真正讓財務公司輕裝上陣,聚焦核心主業,優化企業資金循環,體現企業財務公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增業.財務公司存款準備金的政策悖論[J].財務與會計,2010 (2).
[2]胡志成.存款準備金政策對財務公司行業的影響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