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海虎
摘要:高等職業(yè)教育定位是培養(yǎng)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yè)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鑒于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必須推行“工學一體”的“一體化”教學和實訓模式,因此高職院校特別是技工院校,每學期都要購置大批實訓耗材(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實操能力。在政府會計改革前的事業(yè)單位預算會計賬務處理下,高職院校在購置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使用財政預算內經費撥款時[包括年初預算批復的預算內撥款和年終追加的免學費補助撥款都已經實現(xiàn)財政集中支付模式(財政授權支付和財政直接支付模式)],故高職院校在購置以上實訓耗材時必須辦理出庫手續(xù),否則無法列支,決算時也無法實現(xiàn)收支平衡,而且如果既不出庫也不列支必定不利于提升預算執(zhí)行進度。如果為了列支而必須讓部分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出庫,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會散落到各實訓工位,一是極易造成資產丟失,二是財務部門材料科目余額和實際在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總額容易出現(xiàn)賬物不符等問題出現(xiàn)。
關鍵詞: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問題;管理
一、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簡單分類
(一)材料:泛指一次使用即消耗或逐漸消耗不能復原的物品,如實訓教學中各種金屬切削材料、非金屬材料、燃料、試劑、教材、生化藥品等。
(二)低值品:指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又不屬于材料、易耗品范圍的用具設備,如低值儀器、儀表、工具量具、科教器具、辦公用具等。
(三)易耗品:指玻璃器皿、元件、零配件等。
二、政府會計改革簡介
2018年8月,財政部發(fā)布《關于貫徹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yè)單位全面施行。我國的財政收支預算是通過逐級財政匯總出來的數(shù)據(jù),我們的財政核算都和現(xiàn)行的財政制度有密切的關系,在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之前實行的是收付實現(xiàn)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體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府會計制度,在編決算的時候反映的只是預算的收支結余情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全面、規(guī)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實施績效管理就要從我們財務報告,財務數(shù)據(jù)來分析和控制。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位的水平,國家對這么大的經濟體量資源加強管理也需要適應形勢轉變職能,體現(xiàn)出績效管理來,這也需要合適的政府會計制度。
從上面可以看出,我們的收付實現(xiàn)制的會計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我們發(fā)展的經濟形勢,不能全面反映國家的資產和負債的情況,所以需要建立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準則和制度。
三、財政集中支付制度的含義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指由財政部門代表政府設置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所有的財政性資金均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支付和管理的制度。財政支出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以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的方式,將資金支付到商品和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即預算單位使用資金但見不到資金;未支用的資金均保留在國庫單一賬戶,由財政部門代表政府進行管理運作,降低政府籌資成本,為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提供可選擇的手段。
四、政府會計改革前,財政集中支付制度下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高職院校使用事業(yè)收入、其他收入等非財政撥款和財政部門未實行財政集中支付改革以前,高職院校購置與使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會計分錄為:
(一)高職院校購進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時
1.借:材料? ?xx元
貸:銀行存款、現(xiàn)金? ?xx元
2.高職院校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出庫時
借:事業(yè)支出? ?xx元
貸:材料? ?xx元
以上會計分錄購進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實訓情況分次出庫,學院倉庫方便保存出入庫后的結余材料和低值易耗品。
(二)財政集中支付改革以后,高職院校采用直接支付模式購置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會計分錄為:
1.借:材料? ?xx元
貸:財政補助收入? ?xx元
2.高職院校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出庫時
借:事業(yè)支出? ?xx元
貸:材料? ?xx元
以該會計分錄為例,高職院校在購置材料時,材料科目增加,財政補助收入增加,不易出現(xiàn)問題。但是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出庫時,高職院校本應該按照實際教學實訓需要辦理出庫手續(xù)(比如本期購置材料和低值易耗品100元,但根據(jù)教學實訓需要,本期出庫50元就能滿足需要,剩余的價值50元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應作為庫存結轉);但這種情況,在政府會計改革前的財政集中支付機制下,如剩余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不出庫,事業(yè)支出就無法列支(庫存的50元)。故高職院校在年終決算時就會出現(xiàn)收支不平的問題,同時也影響預算單位提高預算執(zhí)行進度。
鑒于以上原因,部分高職院校在購置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時要么不辦理出入庫手續(xù),將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一次性領用列支(院校倉庫無法對購入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進行有效管理,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要么雖然按資產驗收管理規(guī)范辦理了入庫手續(xù),但財務部門為了將“收支做平”只得協(xié)調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使用管理部門盡快辦理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出庫”手續(xù),才能完成資金收支賬務處理全部流程并保證年終決算工資順利進行。以上兩種做法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一是財務賬目材料余額(材料和低值易耗品賬目余額)必定低于各系部實際在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金額合計,造成典型的賬物不符,極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二是財務數(shù)據(jù)為領導決策提供信息支撐的職能出現(xiàn)嚴重弱化。材料賬面余額的數(shù)據(jù)失真,易誤導決策層等信息使用者在酌定投資決策時做出錯誤判斷。比如重復大量購置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問題出現(xiàn)。筆者所在單位為了杜絕這一問題出現(xiàn),重新梳理和優(yōu)化了材料和低值易耗品采購流程,在采購工作開展前增加倉庫管理員審核庫存情況環(huán)節(jié),切實做到倉庫里的材料或低值易耗品能滿足近期教學和實訓需要的絕對不購買,切實節(jié)約財政經費。
三是造成高等職業(yè)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和監(jiān)督部門管理缺位,以及具體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和使用部門的管理混亂。為了“列支”而將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出庫,該批實訓耗材是在具體管理和使用部門的倉庫進行保管?還是在使用和耗用實訓耗材的實訓師生手里保管?以上問題的出現(xiàn)為財政新?lián)芸铙w制下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管理提出了嚴重挑戰(zhàn)。
五、政府會計改革后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財務處理
自2019年1月1日事業(yè)單位實行政府會計改革起,事業(yè)購買和領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財務會計處理如下(按權責發(fā)生制,假設不考慮增值稅因素):
1.購入存貨時
借:存貨? xx元
貸:銀行存款、零余額用款額度等
xx元
2.存貨出庫時
借:業(yè)務活動費用或單位管理? ?xx元
貸:存貨? ?xx元
預算會計處理方式
3.借:事業(yè)支出? ?xx元
貸:資金結存(貨幣資金、零余額用款額度)? ?xx元
政府會計改革后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fā)生制記賬切實解決了不出庫難于列支的問題。財務人員不用再協(xié)調各教學部門匆忙辦理出庫手續(xù),便于高職院校加強存貨管理、倉庫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
六、加強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其他建議
高職院校的資產管理部門和紀檢審計部門的管理和監(jiān)督要到位。要采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管理舉措,切實加大對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國有資產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同時,高職院校上下要高度重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采購、驗收、保管、領用、報廢處置等工作,將該項工作列入各部門質量考核重要內容,形成全員高度重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
百舸爭流千帆競,借海揚帆奮者先。當今職業(yè)教育蓬勃發(fā)展,但會面臨越來越嚴肅的審計壓力、財政監(jiān)督壓力、各級管理機關的各類考核壓力,故高職院校走內涵發(fā)展、科學發(fā)展、精細發(fā)展、規(guī)范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必由之路。高職院校要適應事業(yè)發(fā)展新常態(tài),高度重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為學院發(fā)展提供充裕、優(yōu)質的實訓耗材管理支撐能力。
參考文獻:
[1]曾慶幫.基于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高校資產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的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8 (24):23.
[2]于軍.試論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yè)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納稅,2018,12 (3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