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不同民族之間也都有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對于一些優秀的文化應該盡量傳承下去。延邊朝鮮族也是我國的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也要進行一定的傳承,在進行文化傳承時可以應用教育的方式進行。該民族文化當前傳承較為匱乏,并且其民族文化失衡,沒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因此,以教育形式對其民族文化進行凝聚,營造較好的文化氛圍,進而進行傳承與發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延邊朝鮮族;教育傳承;民族文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朝鮮族得以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精神底蘊,就是因為其深厚的民族底蘊。延邊地區是當前我國朝鮮民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區,其朝鮮文化的保留也最為完善。隨著現代化的加快,各民族的文化都面臨著不斷流失的境況,各民族都加強了對民族文化的重視程度。教育對于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當前的教育機制中較難融入獨特的民族文化,所以,要加強對于教育的創新、改革教育方式,使其可以為朝鮮民族文化傳承貢獻一定的力量。
一、傳承的價值
(一)加強民族認同感
延邊地區的朝鮮民族文化主流以文藝以及體育內容為主。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一些民間的舞蹈與音樂,例如,扁鼓舞、春耕謠、劍舞、農樂舞等形式。這些獨特的民族舞蹈都形成了朝鮮特殊的民族文化與音樂舞蹈體系。通過將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可以讓朝鮮居民在歡快的氛圍中體會自身民族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朝鮮文化的團結性與親和力十分強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精神力量。因為延邊地區所處地方的獨特性,用教育方式可以對其文化進行一定的傳承,能夠使該民族人民加強對于民族文化的熱愛與認同感,同時也能幫助其培養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1]。
(二)促進文化交流
隨著全球化經濟文化體系的發展以及現代信息化的文化交流傳播形式出現,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與交流已經成了一項流行趨勢。民族之間的融合不光是各民族文化之間互相學習的一個過程,同時還是對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檢驗。利用各種教育方式對于民族文化進行一定的傳承,可以幫助朝鮮文化在和別的民族文化交流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自身帶來更好的發展。除此之外,交流這一過程本身也是對于文化穩固性的一個檢驗過程。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通過教育方式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傳承作用,不僅能夠使該民族文化得以弘揚,同時也對多民族的交流有些一定的積極作用,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互動交流。
二、困境
(一)延邊朝鮮民族人數減少
文化的傳承與創造都離不開人的功勞,在進行教育傳承的過程中,人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根據官方的人口調查結果,延邊朝鮮人口在建國后處于一個緩慢的增長趨勢,但是至2014年,該地區人口下降十分嚴重,目前在延邊所有的人口中只占36%左右。人口數量的急劇減少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必然帶來整體的影響[2]。
朝鮮民族整體人口數量的下降,直接造成了生源數量的減少,因此教育的規模也不斷降低,這樣必然會導致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根據相關資料可以發現2007年普通院校中朝鮮民族的學生數量占比已經至36.5%,這一數據可以看出許多朝鮮學生沒有在相應的民族學校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使該民族在對于民族的文字與語言的使用以及文化的傳承都有著一定的制約。當前,朝鮮文化在發展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阻礙便是民族人口的減少。
(二)理念匱乏
延邊地區朝鮮民族人數約有77.8萬左右,他們都積累了較多的體育、文藝和大量生活方面的民族文化。但是,由于多數人民本身關于民族傳承方面的理念比較傳統、僵化,所以在進行文化傳承時,很難使用一些先進的手段。在進行具體的文化傳承工作時,延邊朝鮮的文化傳播工作主要是依靠當地的一些文化部門來進行,因此,很多獨特的民間音樂以及曲藝都難以進行有效的流傳。
民族文化其獨特的特性,決定了有部分民族文化不適合借助行政的方式進行文化的配置,統一的行政管理也不適宜。所以,無論是教育形制部門還是民間部門都要其獨特的形式,在對其進行充分的了解與掌握之后,對當前的文化傳承和管理理念進行一定的改進與創新,進而幫助其文化進行廣泛傳播。行動的完成需要有理念的支持,沒有科學合理的傳播理念,文化教育也會缺乏正確的方向。
(三)文化系統失衡
傳統的朝鮮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閉性,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民族之間交往越來越頻繁,這就使不同地區以及不同民族之間的地域越來越密切,因此,朝鮮文化氣息鮮明的特點以及其獨特的地域特性也在慢慢減弱。與此同時,孕育了它的生態文化環境也在受到一定的破壞。互聯網、計算機技術以及傳媒技術的不斷普及使現代文化傳播的主流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旅游業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許多其他文化的進入,這就使朝鮮族獨特的文化,已經逐漸喪失其獨特的傳統性。當今教育的一體化以及全球化的出現,使其民族整體的文化價值也在自身獨特的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間不斷地徘徊著。由此可以看出,朝鮮文化不只受到國內其他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全球化的沖擊。這些情況必然會對其文化的定位造成一定的影響,隨著整體文化生態環境的變化,何種民族文化想要保持獨特性都變得十分困難[3]。
三、路徑
(一)完善文化體系
朝鮮族具有極強的民族凝聚力,并且民族自豪感也較高,必須要以其民族的傳統作為出發點,形成團結與樂觀的傳承精神,從而加強文化教育工作,并積極引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文化共識。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對于進行文化教育傳承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利用教育形式對朝鮮文化進行傳播工作時,不僅要立足于其傳承式的需要,同時也要注意到國家的整體環境。具體來說,在進行朝鮮文化教育工作時,要充分把握民族的精神內涵以及主要技藝,保證受教育者能夠完全學習并且掌握其民族的文化內容以及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同時還要根據我國主體的文化教育內容,同時照顧到最基礎的社會文化教學以及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所以,在利用教育進行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時,不僅要利用行政的手段來進行具體的工作,還要充分地掌握相應的教育知識內容,確保傳承工作是基于其民族本身而進行的,使文化傳承者在進行文化傳承是自愿的,并且熱愛其民族文化的,并且還要保證受教育者有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
(二)營造一定的氛圍
進行文化傳承工作時必須要確保其有一個足夠理性的心態來面對民族的歷史,正確地對民族的現實和未來進行把握,要和民眾與國家之間保持積極的交流,并且要設立一個十分健康的民族文化環境。一方面可以利用朝鮮族的一些傳統紀念日、節日以及將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其旅游行業中。通過這些形式,可以將其獨特的文化直接并且密集地展示給人們,讓其都能直觀感受到它,并且體會其文化獨特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要對其雄厚的文化資產充分加以利用。例如可以專門建設一些相應的博物館或者民俗展館來向人們直接展示他們的文化成果,這些文化成果可以是一些實物,也可以是一些具有歷史性的影像,還可以是一些表演或者口頭的講解。這些或直接或間接的教育方式,都可以幫助加深其民族傳統對于人們的影響,使大家可以完全沉浸在朝鮮文化獨特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加深其對文化的認同感[4]。
(三)擴大傳承的內容
文化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例如信仰、知識、習俗、道德、藝術等人們需要具備的品質。所以,立足于教育傳承工作,朝鮮文化也一樣,不僅包含其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與獨特的民族藝術、語言以及風俗文化這些,還包括其民族日常的生產文化、居住的獨特生態文化等。在進行具體的傳承活動時,不僅要將其歷史、藝術與語言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體,還要關注到一些比較個體的、零散的一些獨特的文化,例如,那些通過口頭傳授的民間技藝以及家族世代相傳的表演等,這些文化形式的獨特性更強一些,所以在進行傳承時一定要加強關注,若是掉以輕心很可能造成文化的失傳。朝鮮文化的傳承工作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必須立足于現代的主流教育價值觀,進而進行文化傳承的教育工作。
四、結束語
通過教育傳承的形式確保朝鮮文化的流傳于發展,可以有效地保證其文化價值、信念以及形態的傳播,是傳承的必經之路。不管是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等形式,最關鍵的便是增強其民族思想與文化內涵。在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時,各個相關負責人都要在立足與大環境的基礎上,選擇對其文化傳承有利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吳晞.從文化傳承說開去[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1):89.
[2]騰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26.
[3]蘇德.全球化與本土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533.
[4]馬文靜.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及發展[J].民族教育研究,2011(4):23.
作者簡介:鄭新花(1974-),朝鮮族,吉林省延吉市人,碩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