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鑫
初中的物理相對于其他科目是一門比較困難的科目,其中涉及到的理論很多都是以數學的形式來表現,并且其中的概念也非常抽象,不容易進行理解和知識的內化。理論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幾乎都是利用反證法來證實,這些都需要進行反復的實驗和反復的計算。并且,實驗在初中物理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需要學生以小組為一個單位進行不斷地探索和研究,這樣的實驗才能充滿著意義。俗話說: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體永遠比他更聰明,更有力量。而物理的理論正好是通過無數的實驗來進行證實和挖掘的,每一套理論幾乎就是幾個人付出的一生,每一個公式的得出也是靠一個強大的團隊努力得來的。只有多人結合起來才能夠取長補短。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合作學習成為了學生獲得知識的一種主要途徑,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決定著社會的發展。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靈活組織相關合作活動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普遍推行,學生在各科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凸顯了出來。現在的課堂一般都是推行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特別在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課堂中,積極地提倡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從而讓學生能夠對課堂的學習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在課堂中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在實驗的操作過程中能夠投入更多的熱情,從而也積極地參與小組的討論和合作,真正落實合作學習的任務。在對班級物理實驗的小組分組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能力、知識基礎、性格愛好、成長環境等方面來分組,科學有效的分組可以提高小組學習和探究的效率,也可以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團隊,在一個團隊的探究實驗和學習知識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有明確的分工,確保每個人在自己的小組中都有明確的價值,有自己發揮的空間,并且還可以學習其他成員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通過長期的小組探究合作,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合作精神。
初中物理相對于其他學科是一個比較困難和抽象的科目,涉及的面非常廣,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都還沒有形成一套自己的邏輯體系,沒有能夠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構建并形成相應的模型。所以在物理學習中容易出現畏難情緒,從而導致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失去信心。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合作學習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用多種多樣的合作學習教學形式來引入小組合作內容,然后再通過教師適當的指導來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程度。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情況來調整相關的合作學習討論計劃,刺激學生想要深入了解物理的學習熱情和欲望,從而通過學習,構造出相應的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小組討論的問題可以適當和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實驗《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節日彩燈和家里的燈的亮和滅的機制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帶入比較的情景,讓學生通過生活發現物理,從而發現生活中的物理原理。
二、確定有效的學習任務,發揮教師的引導者地位
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來完成一個任務,這樣的團隊合作有明確的分工性,通過簡單的討論和形式上的實驗并不能完成相應的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設計相對的學習任務,用不同的合作方式來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獲。小組的分工任務一定要進行充分的細化,確定每個成員都能發揮相應的價值。任務還要體現出一定的依賴性,并且要落實個體的小組責任,保證每個人都參與到實驗的每個階段。每個小組內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一定要做出明確的分工,比如誰插電,誰接線,誰選擇器材等。
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人。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要積極打破這種思想,教師也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作為物理實驗課堂的引導者,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發現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并且及時給學生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充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要鼓勵每個學生動手操作,為小組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進行科學的課堂小測,監督操作過程
為了保證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效率,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課堂小測,檢驗學生的學習效益。每一種教學形式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所以利用課堂小測環節來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的測試是檢驗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動手實驗操作效果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比如,筆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實驗教學的例子,教師可以檢查學生的燈是否亮或者線的連接是否正確,對效益高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
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嚴格地按照實驗的相關操作步驟和順序來進行演示實驗,在保證學生了解相關的實驗步驟和目的、注意事項后再讓學生進行實驗,保證學生的動手操作可以安全順利、高效地進行,這樣可以讓實驗的精確度更好,也大大減少了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壞的情況,更順利地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總的來說,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改革后的一種主要的學生學習方式。大量的教學實踐讓這種教學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和以前的合作學習有著明顯的區別,解決了傳統合作學習的弊端,同時也繼承了其優點,讓學生學會知識的分享,提升了合作精神。使用合作學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初中物理實驗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去。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知識的分享來取長補短,還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