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萍
【摘? ?要】?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人們既可以從手機中獲得各類信息(如學習知識、了解國家大事等),又可以從手機中獲得快樂(如聊天、玩游戲等)。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的中職生會將時間用到聊天和玩游戲中,并有成癮現象發生。本文從手機成癮的概述、表現以及心理問題、成癮的誘因和對應的策略方面進行闡釋,旨在幫助學生走出手機上癮的泥潭,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心態,促進中職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
【關鍵詞】? 中職生;手機使用;成癮原因及對策
網絡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的必備要素。對青少年而言,手機不僅僅是通訊工具,甚至已經幻化成他們精神世界的主要場所。當沒有手機時,他們常常會焦慮不安,或悵然若失,或驚慌失措。然而,我們應辯證地看待學生玩手機上癮的現象,既要肯定科技為人類進步帶來的巨大影響,又要引導學生提升其自控能力,更好地利用手機服務于學生的生活。本文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對手機成癮進行解析,旨在為中職教學的發展添磚加瓦。
一、使用手機成癮概述
本文對手機成癮的表述即學生對于手機使用的癡迷狀態,學生將大部分的時間應用于非通訊之外的軟件上,如聊天、網絡游戲等。手機成癮主要有以下三點特征:第一點,學生對于上網的自控能力較差,他們非常渴望運用手機上網,而且一旦上網就停不下來,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第二點,當手機不在身邊時,有些學生的情緒或是行為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焦慮、暴躁、自我封閉。第三點,大部分手機成癮的學生存在性格上的缺陷,比如社交恐懼、內心比較自卑、遇事情容易沖動等。
二、使用手機成癮表現及折射的心理問題
大部分的中職生運用手機主要在看電影、玩游戲、看小說和聊天交友等方面,他們總是綜合運用手機上述的幾個功能。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手機上癮體現在有些學生運用手機聊天打游戲,一整天沉浸在玩手機的過程中。手機成癮的學生的心理問題:他們或是沉默寡言,性格相對內向,渴求在虛擬的世界中得到信心和內心的滿足;或是囂張跋扈,分不清游戲和現實,情緒暴躁,具有兩極化的心理趨勢,不能調節自身的情緒和心理。
三、使用手機成癮的誘因
中職學生不僅承受就業的壓力,他們還要承受他人異樣的眼光,尤其是一些用人單位或是有學歷心理門檻的人。此外,有些性格較為孤僻的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且不能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因而容易產生兩級分化的情緒。因為他們不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加之隨著手機的普及,學生可以單向性地向手機輸出信息以及獲得相應的回饋,從而獲得瞬間的快樂,并不用承受現實世界的不如意。從學生產生手機上癮的原因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分析。
第一點,學生的成長的環境。在學習生活中,這些學生常常面臨學業的失敗。有些學生并不是不具備上進心,而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因而付出和得到不能成正比,甚至是毫無進步可言,因而他們陷入深深的自責和自我懷疑之中,并期望在手機的世界中獲得另一種快樂。
第二點,學生家庭環境。大部分的中職學生家長為工薪階層,有些學生家長學歷并不高,他們教育學生的方式并不科學,也有不少單親、離異家庭,這些造成學生的心理想法得不到認同或是理解,有些家長甚至對學生的行為嚴加指責,并不是從根源處與學生進行心貼心的溝通,致使學生的性格孤僻敏感。
第三點,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大部分的中職學生都是中考的落榜生,他們的文化基礎差,因而只想在畢業之后及早就業,沒有對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規劃,“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加之手機的誘惑,更使其在手機的世界中無法自拔。
四、解決手機成癮的策略
1.提升學生心理調節能力。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玩手機上癮的學生存在較強的自閉心理。他們很容易喜歡在一個封閉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安慰,不想受到外界的傷害,或是很容易對外界環境產生錯誤的判斷,而這種錯誤判斷加劇了學生手機上癮的程度。針對以上狀況,中職學校應當定期召開心理培訓課,讓學生了解心理知識,從而更為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客觀的環境,從封閉的手機世界中走出來,在迎接美好世界的同時,提升抵御挫折的能力,進而在迎接挑戰中,相信自己;迎接挑戰中,擺脫不良的心理,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塑造健康的品格,提升學生的心理自我調節能力。
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人只有生活在希望中才活得更具有生命力,而希望的產生源于目標的制定。目標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中職教師可以通過多樣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特長以及愛好,包括學習本專業的原因,并根據職業的發展規律,設置相應的職業規劃,幫助學生擺脫對手機的依賴。以我們學校的紫砂專業為例,丁蜀本身就是紫砂壺產地,紫砂業產業根基深厚,生意比較紅火。教師在講授這部分的職業規劃時,應從現實出發,從學生的周邊環境出發,讓學生了解紫砂專業從業人員的職位發展過程,邀請紫砂大師、優秀畢業生等為學生傳授經驗,并引導學生多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為未來發展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在讓學生了解紫砂專業的整個職業規劃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其條件尋找與專業技師之間的差距,更好地進行自我完善,提升學生中職生活和學習的目標感,讓學生學習生涯的每一步都能夠在仰望星空的前提下,腳踏實地地踐行。
3.增強學生對手機的正確認知。手機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必備工具。中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增強學生對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并從中獲得自我精神的發展。例如,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和了解世界的能力,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到相關的國學網站學習,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并在此過程中,拓展學生的認知維度,讓學生看到在我國古代人面對艱難險阻時的反應,減少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不必要的顧影自憐,也能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手機,將手機由阻礙學生成長的絆腳石,變為促進學生成功的墊腳石,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伍安春.中職生手機成癮行為的成因及其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
[2]劉志強.高職生人格特征對手機成癮的影響[J].職業教育研究,2018(03).
[3]馬新成.中職生手機成癮與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