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張白雪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組成了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德育教育的形式一般是學校通過開展一些有關道德品質教育方面的活動,讓學生被這些活動所影響,然后由教師進行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德育教育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這個階段的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培養他們也是為國家的發展做貢獻。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教師的重要工作,德育需要從小培養,在小學階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壞,不僅僅影響學生現在的學習生活,更會影響學生的未來生活。但就目前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本文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策略。
一、小學生德育的現狀及問題
1.對德育教育的影響力評估有誤
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不是考試的科目,沒有家長和教師過分在意的分數,而且德育教育是比較感性的,學生的情感接受能力也存在一定障礙。其中主要的問題,其一是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不足,認為德育教育并不是很重要,而且它也不計入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范圍內,教師就通常把它列為副科;其二,是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不夠,學生認為,德育教育不用總是出現在課堂上,課堂上應該教一些理性的知識,德育在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沒有必要在課堂繼續老生常談,而且很多學生在德育課堂上的表現都能看出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態度,也能看出教師對德育的重視程度。雖然目前教育已經從重視理論知識升華到重視實踐內容,但德育教育仍然是被教育忽略的一類。德育教育的缺失會產生很多問題,例如:小學生因為想法比較單一,天性就比較好玩,有些教師對他們嚴厲,限制他們玩的時間,他們就辱罵教師,而現在很多高年級的學生中也時有出現毆打教師的學生,導致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遠不如前了,有些教師就放任不管,這些也會造成對德育教育的不重視。
2.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道德體驗過程
在現在的教學領域,德育教育是每個學校都貫徹落實的一項工作,但因為受到傳統教學和現有教學目標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沒有改變,有些教師還是采用以往的說教模式,這種方式無法讓學生體驗到道德教育到底是什么,只是單純地知道它的理論;有些教師自稱采用“無為”方式,但這種方式只會讓學生不知所措,沒有明確的軌道,這從另一方面看也是教師推脫責任的表現。這些不科學、不合理的方式只會讓學生更加不重視德育,學生也很難形成一個正確的道德觀。所以,教師從實踐出發,讓學生認識到道德、德育的重要性,提高對德育的興趣。同時,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成為了主體,而不是一味地通過教師授課,學生對德育內容的接受和消化能力也會有所加強,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3.評價體系不科學,影響評價時效性
生活中德育無處不在,德育教育要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教學過程中從實際生活出發,幫助學生健全道德品質,而且這種方式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也符合聯系實際的要求。但現在的德育教育在很多學校都是僅僅進行學術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也只是對學生的錯誤行為和錯誤觀念進行批評,而且批評的方式也是存在問題的,有些教師對犯錯的學生通常是大聲呵斥,有時也會進行體罰,導致很多學生非常懼怕犯錯誤,甚至是對教師的這些行為產生厭惡,出現學習的逆反心理,學生也沒有對自己的錯誤有深刻的反省,也會導致學生在之后仍然再犯。
二、針對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的策略及認識
1.豐富德育內容,改善教育方法
學生對德育的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德育的內容不夠豐富,講來講去,仍然是那些內容,之二是教師的教育方法過于單一。因此,要加強教師和學生對德育的重要性認識,可以通過豐富德育內容、改變教學方式等方法來實現。往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總是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教師應該借助實際生活,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多在實踐中發現良好的道德品質,可以應用現代的教學工具,也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例如:借助多媒體等智能工具,給學生播放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的人的光榮事跡,也可以與那些具有優秀品質的人進行連線溝通,讓學生聆聽他們的事跡,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等;利用傳統的不拘于教室的教學方式也是可行的,由教師帶隊,帶領學生去采訪身邊具有優秀品質的人,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他們的高尚道德,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學習道德品質。
2.讓學生從實際出發,重視德育的體驗
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遠不如體驗知識重要,而教師的工作就是要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道德品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理論知識教于學生,又讓學生用理論知識去檢驗實際生活,最后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給學生創造機會,例如:給學生布置課后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回家后給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按摩十分鐘,讓學生懂得孝道,同時,教師也要時刻教導學生,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不能觸碰道德的底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看到那些好的方面,也要讓學生看到壞的方面,讓學生了解不同情況下的結果,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游戲,幫助學生理解道德知識。
3.明確教學目標,完善德育評價模式
教師的評價方式也是影響德育的因素之一,因此,針對現有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做出一些改變,例如:改變對學生的教導語氣和教導行為,當學生犯錯誤時,要用正確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要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錯誤。而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又不會總是真、善、美的事物,那學生該如何辨別書本知識與實際有出入時,學生應該如何做呢?教師要正確引導,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告知學生處理的方式。教學目標是德育的風向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完善德育評價方式,從而改善小學德育現狀。
綜上所述,小學德育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培養道德觀念非常重要,而這項工作也非常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同時教師與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