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 史料是歷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對象,史料展現了歷史軌跡,包括了史書、各種文獻資料、影視資料、實物資料等諸多類型。通過史料能讓學習者走進歷史并了解歷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巧妙利用史料資源,引導學生透過史料深度感悟歷史事件,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關鍵詞】? 史料資源;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史料是學生了解歷史,感悟歷史的重要資源,史料實證的能力也是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史料實證能力指的是對獲得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分析歷史問題,嘗試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和方法。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挖掘各種史料資源,促使學生提升史料實證方面的歷史核心素養。
一、圖史結合,深度理解
不少學生在挖掘史料的過程中有一種誤解,那就是認為文字資料更為重要,但是對于地圖、照片等各種圖片資料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一帶而過,沒有深入研究。在教學中若要讓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得到真正提升,則要鼓勵學生將圖文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嘗試更清楚地了解歷史,獲得深入理解。
“鴉片戰爭”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焦點之一就是讓學生了解鴉片戰爭的起因是什么,搞清楚其中的因果關系。若能結合圖文史料引導學生分析,學生就能更直觀地發現其中的因果關系。首先給學生展示圖片,展現東印度公司的鴉片倉庫,讓學生看到吸食鴉片的人都是怎樣的狀態,然后輔助展現一些表格,展示鴉片進入中國的數量增加之迅猛,此后再展現林則徐給皇帝所寫的奏折的部分內容。結合這些史料進行分析,學生能認識到,隨著鴉片進入我國的數量不斷激增,我國人民的身心健康遭受了嚴重的影響,白銀嚴重外流,若無視這些狀況的話,就會造成林則徐奏折中所說的情況,國家再也沒有軍隊保衛自己,也沒有白銀能使用了。圖文結合能讓學生意識到鴉片的嚴重危害,學生就能體會到虎門銷煙是為了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蠶食和侵略,教師再分析鴉片戰爭的起因,學生的認識也能更深刻。
學生在整合圖文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圖片是對文字資料的補充和說明,能更形象化地展現各種歷史問題。因此在歷史分析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圖片資料,而應該結合起來思考。此外,還要讓學生認識到,除了圖片、文字以外,實物等也都是史料的一種,也要合理利用,加以分析。
二、抓住矛盾,評價辨析
在歷史核心素養中,要求學生能利用各種史料展開正確的歷史評判。也就是說,學生要用有限的史料作為基礎,對歷史中出現的人物、事件、現象等進行合理的分析。然而,不少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彼此矛盾的資料,選擇其中的哪種觀點才更好,這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矛盾的資料進行分析,嘗試引入其他的資料,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
在學習“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的過程中,有學生提出了疑問:“我發現在歷史上對于李鴻章的看法褒貶不一啊,那么,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利用這樣的矛盾史料,可組織學生進行評判和辨析,嘗試整合各種史料進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答案。學生搜索了不少史料,包括李鴻章對海軍訓練的評價,李鴻章因為洋務運動而被人們唾罵,學生還發現,梁啟超在評價李鴻章的時候有責備,但是也有稱贊。綜合各種史料后,學生認識到李鴻章的行為都是建立在當時的社會基礎上的,我們不能用今天的觀點去評價他,而應該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進行分析。在這樣的分析中,學生對于李鴻章的評價也變得更為客觀,提升了史料實證的能力。
學者楊奎松認為對歷史和歷史中的人,最需要的就是理解,然后就是評價。若能讓學生探究那些看似矛盾的資料,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那么學生就能理解歷史事件的復雜性,打破思維定勢,讓自己史料實證的能力有所提升。
三、靈活呈現,強化認同
歷史核心素養的一個維度就是歷史認可,這其實也是對國家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認可。在教學中要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歷史資料,并組織學生展開分析和探索,這樣能讓學生逐步總結分析出一些觀點,對歷史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在學習“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一課時,若能多方位地展現各種史料,則能讓學生形成歷史認同感。首先給學生播放一些紀錄片,包括《河西走廊》的片段等,讓學生對絲綢之路的興起和發展有一定的了解。此后還可給學生展示一些史書資料,讓學生了解絲綢之路的開辟和哪些歷史事件有關,絲綢之路起于哪里等問題。此外還可給學生展示一些時政新聞,讓學生了解我國現如今的對外政策是怎樣的,和當年的絲綢之路有哪些異同點。在多元呈現了這些內容之后,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了一定的認同感,同時也認識到作為一個國家,不能閉關鎖國,而應該盡可能地和友好的鄰邦建立睦鄰關系,從我國古代的絲綢之路開始,一直到現如今的外交政策,都體現了這種觀點。這樣促使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對我國的外交策略也產生了認同感。
在豐富多彩的史料輔助下,學生逐步形成了歷史認同,能更好地認識分辨歷史上的真偽、善惡,了解什么是進步和倒退,這樣學生歷史價值觀方面的歷史核心素養也能得到發展。
歷史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在平時的點滴教學中,學生不斷感悟,不斷體會而生成的內在素養。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巧妙利用多種資源,合理運用各種史料,促使學生在史料的輔助下展開積極思考,深化對于史料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讓自己的歷史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