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 于芳
摘要:安全的公民行為可以支持本組織對工作人員的吸引力,該組織的工作人員值得信任和履行他們的職責。同時,它還可以顯示每個成員的創造力和自發的特殊行為,這些行為在安全、高質量的工作程序的運作中起著積極和有效的作用。本文詳細分析了公民對安全行為的形成過程,希望分析理論的本質并與你分享知識。
關鍵詞:安全公民行為? ?公民行為? ?組織公民行為
一、安全公民行為理論的內涵
公民安全行為理論[1]源于將組織公民行為概念推廣到安全領域。對組織公民身份的研究始于20世紀中期。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外部角色",超出了該組織在工作場所的要求。這種行為不需要組織的規章制度,但在促進組織有效運作方面起著積極作用。因此,卡茨和卡恩在1966年提出了"組織公民身份"的概念。他們認為,一個有效的組織應該能夠對其員工保持吸引力,該組織的工作人員應該是可信的,能夠完成他們的任務。他們可能是有創造力和自發的。1988年,Organ et al。這種額外的角色行為是正式定義的:它不能直接被本組織的監管、鼓勵和制裁制度識別,但自發的個人行為對產生組織公民身份意義的組織有益。Hofmann et al(2003)在軍隊中負載。這是士兵們在研究他時發現的一種特殊行為。公民組織行為的概念首次被推廣到安全領域,并被定義為“公民安全行為”的新概念。這是一種不需要特別注意的行為,工作人員在安全過程中積極展示,提高了本組織的安全效率。Du houesheng(2010)主張礦業公司的公民身份。為了進行廣泛的研究,煤礦公司的安全行為被定義為“個人行為,與官方獎勵系統沒有直接聯系,但可以改善單位和企業的安全。”然而,這個定義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適用于所有部門。“根據之前的研究,本文還試圖概括和強調普遍性。”在中國,安全行為的定義適用于所有生命:在一個特定的組織環境中,雇員受到不定期的要求,但對公司安全、公民行為和參與行為都有好處,公民安全行為與語音行為(語音行為)也有區別。
二、安全公民行為理論的發展回顧
在正式提出公民安全行為的概念之前,安全建議、自發的安全變化、公民道德被認為是安全生產過程中組織公民的積極行為。通過對組織公民行為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修訂了公民身份的要素,并包括之前對積極安全行為的研究。公民安全行為的六維尺度是與軍事組織一起開發的,作為榜樣,包括安全援助和安全援助。安全信息披露、安全管理和安全公民道德的監測標準主要基于公民在安全問題上的六維行為。公民的安全行為是基于本組織在安全領域的公民行為。中流砥柱事實行為安全與公民組織研究源于公民和安全,但應明確承認公民行為、組織公民行為的安全安全概念[2]廣泛用于描述員工主動就業,有效促進共同作用外行為。
三、對于工程現場的安全公民行為分析
在我看來,對于施工人員公民行為問題上的安全行為可以被定義為一種幫助他人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有效的主動幫助很多人積極避免風險,并有意為工作團體做出貢獻。通過對現有文獻的研究,本文將施工現場人員的安全公民行為概念細化為工友互助的程度、上下級的關系、個體人員建言獻策程度、規避風險的主動性四個維度。通過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可以有效的規避在工程現場中的安全風險,有效規范公民安全行為,提高安全屬性,更為高效的工程運作打下牢固基礎。
(一)工友互助的程度
當一個工人在建設過程中遇到危險時,有更多的幫助就會有更多的獲救希望,這是我們的知道的。就像中國科學家杜學勝研究建筑工程公司安全指標一樣,他將同事之間的互助分為安全公民行為的一個方面。他認為,工作人員的關心和工作人員的安全將有助于建筑工地工作人員的安全行為。因此,這篇文章將工友互助程度劃分為公民安全行為的主要組成部分。
(二)上下級關系回饋
1995年,外國專家David A. Hofmann、FrederickP. Morgeson以及Stephen J. Gerras共同發起了一項倡議,建議領導成員之間互換位置和關系對公民的安全行為產生直接和積極的影響,并且不斷地拓展到各個領域。積極安全和高質量成員交換的氣氛(LMX)將擴大安全公民的作用,從而促進安全公民行為的提升和發展。因此,本文將上下級關系回饋程度定義為公民安全行為的組成部分。以此作為分析基礎,來提高公民安全行為。
(三)建言獻策的程度
信息傳遞是組織發展的關鍵因素。組織內部信息的不良流動可能導致潛在的風險。作為一個以群體為導向的特殊行為,公民的安全行為將不可避免地取決于信息共享的交流程度。要知道,也只有良性的信息交流更會使得工程質量的發展朝著更好的地方,因此,該文件將建議和建議的程度定義為影響建議發展的第三個因素。正如研究人員shamma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的那樣,良好的建議和溝通渠道有助于發展和發展公民的安全行為。所以,本文將建言獻策的程度作為安全公民行為的組成部分。
(四)規避風險的主動性
如果在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在識別安全風險時采取主動行動,以避免風險而不是被動解決問題時持積極態度,那么公司的安全指標也會上升和改善。因此,風險預防倡議也是研究建筑工地工作人員安全指標的一個重要因素。與2012年一樣,中國科學家培·費蘭(pei fairan)將安全作為調查施工人員公民安全行為的關鍵指標。可以看到,宣傳和發展公民安全行為不能與積極拒絕風險區分開來。所以本文將規避風險的主動性作為一項研究安全公民行為的構成要素加以分析。
四、如何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公民行為
(一)重視安全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1)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事故現場的教育上。通過訪問現場和模擬虛擬場景,可以復制事故現場的信息,這樣工人們就能對第一個場景有直覺的了解。了解事故的原因并從中學習。(2)對安全規則的解釋。在安全培訓和培訓中,再加上對安全規則的解釋,這可能會改善建筑工人對安全規則的理解。在解釋法律條款時,語言必須是流行和簡單的。對于更重要的法律規定,這可以通過具體情況來解釋。(3)注意過程評估。為了確保教育質量,管理人員可以定期評估培訓的影響。同時,可以提供相應的獎勵和懲罰,以提高參與者的熱情。
(二)關注重點人群,制定合理的工作時間
(1)重點是關注女性建筑工人。女性建筑工人的安全行為水平低于男性建筑工人。雖然女性工人比男性雇員更能做到一絲不茍,但在組織貢獻和幫助方面不如男性成員有效,因為男性成員往往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容易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搞好關系。因此,在團隊貢獻和幫助會員方面具有優勢[3]。因此,女性在安全公民行為方面的行為不如男性。(2)關注缺乏教育的建筑工人。為了提高建筑工人在公民安全行為方面的安全性,必須針對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進行安全技術的特殊教育。由于教育程度較低的建筑工人在很短的時間內不熟悉先進的知識和理論,他的建筑技能和預防風險的能力嚴重不足。(3)設定合理的工作時間。建筑工人必須每周工作46到50個小時。
五、安全公民行為研究的挑戰和展望
(一)安全公民行為挑戰個人工作安全感
質疑制度安全的現狀可能會危及一個人工作的安全,尤其是在對安全敏感的領域,因為錯誤的評估和建議,許多安全專家多次修訂了安全規則的措詞。尋找個人安全創新行為和商業失敗可能伴隨著拒絕的同事和高管的批評和責任。員工對未來參與這種行為的信心很低。與效率相比,積極行為本質上是自主和自發的。專家們認為,在對積極行為的負面反應之后,會有更多的威脅。不難看到,安全機制影響個體行為的公民福利是復雜的問題,所以在未來的公共安全責任位置將在研究行為,我們應該考慮平民獨特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組織以及進行進一步討論和驗證通過橫向研究。
(二)安全公民行為難以制定標準進行評價與獎勵
考慮到最初安全的公民行為的性質,活躍員工的行為通常不需要正式監管,也不涉及正式標準或業務要求[4]。然而,在現代研究中很難區分企業組織中受到保護公民行為的結構性測量中的某些行為,例如對安全報告的強制行為是否在某些組織中起作用。在高風險的公司里,員工必須積極報告每年事故的不可靠癥狀,并提出定量要求。然而,工作人員小組正在使用一種共同使用的方法來減少責任和利益。事實上,組織應該創造一種促進自我導向的環境,鼓勵員工采取個人主動行動。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外部刺激應謹慎使用,以激活和鼓勵主動行為。安全組織機制應立即鼓勵和加強公民的安全行為,通過內部激勵來評估效率,如聽取主管人員的意見、迅速修正和實現反饋。
六、結語
安全公民行為的形成和發展對于社會進步和各項工程事業的發展都在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良好的利用其優勢,規避不安全風險,在實際中發揮更大的能量。
參考文獻:
[1]陳曉靜.高績效人力資源系統對安全公民行為的作用機制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4-15.
[2]曾祥思.中國民航飛行員工作耗竭對安全公民行為的影響[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3]趙書平.建筑企業安全領導力對安全公民行為影響關系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8:5.
[4]牛莉霞,李乃文,姜群山.安全領導、安全動機與安全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5,(04):23-29.
(項目:本文為安徽省“質量工程”“省級”“倉儲管理實務精品開放課程項目”(編號:2017kfk162),2017年安徽省教育廳“質量工程”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單位:[1]孫健,安徽理工大學18級工程管理碩士;[2]于芳,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