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摘要】反應堆的安全運行離不開運行人員的積極努力,而運行人員良好的工作狀態需要健康的身心狀態來保障,及時了解研究堆運行人員心理問題,緩解運行人員心理壓力在保證運行安全和關愛運行人員身心健康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現階段研究堆運行人員心理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研究堆 運行人員 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 壓力
近年來,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職工隊伍所面臨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趨勢也日益上升。尤其作為研究堆運行值班人員,工作強度大、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精神高度緊張,導致運行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為顯著。因此,及時緩解職工心理壓力,調節職工思想情緒、促進職工心理健康、保障職工和單位的和諧發展在力倡和諧社會的今天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職工職業心理健康現狀及原因分析
1.工作性質帶來的心理問題。例如,反應堆運行操作要求準確率高,運行人員操作必須非常細致認真,防止誤操作及誤動作的出現,操作前要經反復確認,防止人因失誤出現。但是運行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運行人員數量緊張、作息不規律,容易造成運行人員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遇到異常事件很難冷靜地進行妥善處理,導致工作中產生急躁情緒。在此次參與調查的146名運行人員中,有107人將工作壓力作為壓力的首要來源,比例高達73.29%。而“工作中安全責任重大,若發生事件直接影響個人發展”以48.63%的比例位列工作壓力中最主要的困擾首位。
安全是運行工作的頭等大事,人因失誤的防范和管控是運行工作中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發生人因失誤不僅為單位帶來損失,同時職工本人也會受到影響,既會對將來的工作造成心理負擔,也會面臨相應的處罰。
2.繁重的工作帶來的心理問題。運行人員工作實行晝夜無休的“倒班制”,技術崗運行人員還需要隨時加班來處理突發的技術問題,打亂了固有的生活規律,造成生物鐘紊亂,身體素質下降,容易引發心理問題。此外,不成比例的付出與收入,也容易使運行人員產生心理不平衡的問題。目前,整個運行隊伍的薪酬水平不高,人員流失嚴重,造成運行人員緊張,近一半的參與調查人員認為目前的收入情況不理想。
3.工作環境帶來的心理問題。運行人員處于一線崗位,工作環境較為封閉,尤其是現場運行人員,經常受到噪聲、甚至是放射性等惡劣工作環境的傷害,對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部分運行人員心理上長期處于急躁、煩悶等不良的狀態,若放任情緒發展,容易影響工作安全。
4.職業倦怠期帶來的心理問題。一個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在日復一日重復機械的作業中,漸漸會產生一種疲憊、困乏、甚至厭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難以提起興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靠慣性來工作。
在此次參與調查的運行人員中,20-30歲的職工占到了60.27%的比例,很多入職3-5年以上的年輕職工對職業發展感到迷茫,在最初的新鮮感和挑戰刺激過去后,工作漸漸進入常態,工作興趣逐漸下降,或多或少都出現焦慮抑郁,情緒波動等不良心理狀況,感覺工作累,壓力大,對完成工作缺乏沖勁和動力,總是被動的完成工作,從而導致出現事故的危機增高。
5.職業發展限制帶來的心理問題。在此次調查中,高達58.22%的運行人員認為自己的職業發展通道狹窄,職業發展和規劃停滯。運行人員工作專業技術性強、內容單一、考核嚴格,很少有機會接觸科研項目,這就成為了運行人員發表文章,參加職稱考評的障礙。因此,大量運行人員在從事十多年運行工作后仍然無法順利完成職稱考評。這也成為運行人員心理失衡、焦慮、壓抑、不滿、暴躁等的產生原因,這些壓力若不能得到有效釋放,很容易積累成消極、抵觸等不良情緒,不僅危害職工的身心健康,個別的甚至會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誤或激化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6.生活環境帶來的心理問題。在此次參與調查的146名運行人員中,30-50歲的職工占到37%的比例,這個年齡段的運行人員多為家庭支柱,擔負著照顧老人、教育子女、調和家庭矛盾的責任。運行工作實行倒班制,由于工作原因,運行人員大多缺乏與家人的有效溝通,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家人,長此以往,極易引起夫妻矛盾,淡化親子關系,從而使職工產生焦慮、煩躁等情緒。
另一方面,參與調查的運行人員中20-30歲的職工占到60.27%的比例,男性職工比例高達78.77%,運行崗位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性職工過了晚婚年齡仍然找不到另一半,容易產生人生觀、價值觀的迷失。
7.人際關系帶來的心理問題。在當今企事業單位,職工不僅要與同事及上下級之間和諧相處,也要善于和外協人員及親朋好友溝通交流,繁重的運行任務帶來的精神及身體上的壓力,會給運行人員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帶來一定的困擾,且運行工作的性質會導致運行人員不便與班組外的人員交流,而缺乏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則會影響運行人員的身心健康。
例如,運行人員在運行周期中遵循倒班制度,大多只能與本班組內的有限人員進行溝通,而沒有機會與本班組外或其他業務組人員進行交流;亦或是有些運行人員為多重崗位,無法協調好運行工作與本崗位工作之間的關系,或無法協調好與其他相關工作組間的關系,造成人際關系緊張,自己工作也無法順利開展。
8.新職工心理脆弱帶來的心理問題。此次參與調查的運行人員中53.42%為入職3年以內的新職工,新入職職工社會閱歷淺,抗壓能力較差,需要得到團隊的接納,且現在的新職工多是在富足的生活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受到更多的保護,個性被尊重的需要更加強烈,但心理承受能力卻弱于老一輩職工。他們如不能適應工作,融入新集體,容易增加挫敗感和孤獨感;若期望值與現實的反差過大容易產生失意、壓抑、焦慮,一旦心理出現了問題,又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通,可能對職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正是以上這些壓力的持續與交互作用,導致了運行人員的心理與行為失衡,積而成疾,聚而成患。
二、工會組織對解決職工職業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方案
1.了解職工需求,創建和諧氛圍。與職工多交流、多談心是了解職工心理健康狀態的重要手段。因此,請各級工會組織與職工積極溝通,多留意職工是否有情緒和工作態度上的低落現象,掌握職工的真實思想,及時了解職工需要,協調解決他們的心理壓力與困惑,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
2.合理安排工作,避免危險發生。研究堆的運行隊伍一般分為若干個“班”,輪流完成白班、前夜和后夜的工作。面對這種作息不規律的生活,很多運行人員無法完全適應,并出現了思維遲鈍、反應不及時、甚至身體出現問題的現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類生活的基本規律,人類的身體機能也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大量數據表明,一天內人體機能的變化趨勢是:上午7-11點機能上升,午后下降;午后6-9點機能再度上升,然后急劇下降,凌晨3-4點下降至最低點,此時是最容易出現事故的“危險時期”。因此建議在安排運行工作時,重要工作應避開運行人員身體機能較弱的時間段,每個班在進行工作時,尤其是夜班,值班長要學會控制工作進度,并隨時觀察值班人員的狀態,避免出現人因失誤。
3.創造良好環境,提高防護水平。給職工提供一個賞心悅目、舒適便捷的工作空間,有利于達到職工與工作環境相適應,提高職工安全感和舒適感。工作環境的優化能有效緩解值班員因環境而產生的不良情緒,針對運行人員的工作性質,適當調整值班場所的布置、為在噪聲污染和放射性場所工作的職工提供有力的防護工具等,這些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運行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4.樹立職業理想,堅定正確信念。有人曾說過,對某一事業的信念和理想是職業倦怠的最好解毒劑。反應堆作為一個繁雜的系統,而反應堆運行工作也是一項復雜而專業性極強的工作,要求有廣泛的知識儲備,所以反應堆運行工作也是一項需要持續學習的工作。
職工需要重新學習或提高興趣,以克服職業倦怠危機。為了運行安全,相關部門需要制定長期的運行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保持運行人員常學常新的心態,適當地給予更豐富的能力鍛煉機會,讓運行人員始終保持對工作的興趣。指導運行人員調整好對自己以及對工作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5.結合人資手段,關注職工發展。工會配合行政部門對工作表現優異的職工給以公平的晉升、培訓、深造的機會,使職工的潛能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關注職工的長遠發展,賦予優秀的職工更多的工作職責,使其獲得職業上的成就感。通過營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增強了職工的榮譽感和協作配合精神。同時,幫助職工改善思維,拋棄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太高的目標,建立現實客觀的發展目標;保證單位內部晉升通道的暢通。
6.擺正自我位置,妥善處理關系。可口可樂公司的總裁迪森曾經說過,生活就如同一項拋球運動,你的雙手必須輪流拋擲“工作”“家庭”“健康”“朋友”與“精神生活”五只球,而且不可以讓任何一只球落地。你將很快發現,“工作”是一顆橡皮球,如果它掉在地上,還會再彈回來。而其他四只球,“家庭”“健康”“朋友”與“精神生活”卻是玻璃球,如果你讓任何一只球落下,它都會磨損甚至粉碎,絕不會和開始一樣。
事實亦是如此,正確處理、從容駕馭工作和家庭的關系,才能擁有和諧幸福的家庭,才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
為解決單身職工婚戀問題,院工會也多次組織單身職工參加聯誼活動,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職工脫離了單身隊伍。然而,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源仍在于運行工作壓力大、責任重,通過改善運行人員的心理調節能力,及時疏導不良情緒,使其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處理個人問題游刃有余,認真工作,寬了生活。
7.加強團隊訓練,促進平行溝通。通過團隊學習、對話等形式加強交流,協助職工學會改善人際關系,增進職工間的理解與合作,減少不協調、不和諧因素,堅持分級負責,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主動關心職工的工作和生活,了解職工的工作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并對問題予以及時的指導和解決。及時了解新進員工的職業發展期望和目標,給予必要的指導。讓職工感受到團隊的關懷,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
8.優化管理水平,暢通申述通道。通過設置意見箱或論壇等方法讓職工可以公開談論問題及發表意見。有些問題和情況僅僅是公開討論本身就可以使員工心情得到釋放。
9.重視文化建設,放松職工身心。職工就是單位的財富,每名運行人員更是運行隊伍的財富,堅持以人為本,不僅要為職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更要提供一個優秀的人文環境。
文體活動通常是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生活,能使職工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緩解高度緊張的精神壓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團隊的凝聚力,使職工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中身心得到放松,在娛樂中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這樣有助于減少職工的抱怨,增強職工對單位的認同感,提高職工心理健康的層次和水平,幫助職工緩解精神壓力。
10.開展心理培訓,完善咨詢通道。大多數研究堆上開展的培訓活動,往往比較重視職工的專業技能,而忽視了職工的心理健康培訓。各級工會組織可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以各種渠道、不同方式如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或邀請心理專家與職工充分交流,對職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職工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提高職工減壓的能力,增強對心理問題的抵抗力。
一些國際先進的核電站設有專門的心理療養室,有心理專家對職工進行心理輔導,使職工能夠得到專業的適合自身的心理指導。堆工部已在原子能院開設了第一個職工心理咨詢教室,通過對職工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端正職工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正確認識,讓職工加深自我認識,學會相處技巧,掌握化解心理沖突的有效方法,合理釋放負性情緒,積極應對挫折,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進行自我情緒調節的方法,鼓勵他們遇到心理困擾問題時積極尋求幫助,學會緩解不良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從而可以讓受心理問題困擾的職工,在第一時間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而不用擔心個人隱私的泄露。
工會組織堅持“精準服務,護航心靈”的服務宗旨,通過以上舉措的實施,不斷提高了職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緩解了職工的心理壓力,促進了職工的心理健康,職工的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職工隊伍更加穩定,工會組織才能成為真正的“職工之家”。
三、總結
在中國核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硬件水平蒸蒸日上,運行人員處于工作的最前線,其心理健康的建設工作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運行人員的心理監護和情緒疏導,使每名職工都能充分展現專業素質,人盡其才,在提高運行工作安全性的同時,也在較大程度上改善了運行工作的經濟性。
心理健康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在管理人員的大力支持下,與專業心理機構充分配合,加大宣傳,增強職工心理健康意識,使職工正視自己的心理困擾,主動尋求心理救援,才能最終使職工本身與單位實現雙贏。
心理健康是和諧社會的基本標志,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而工會組織是聯系黨和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守護者,維護職工權益,特別是維護職工的精神權益,引導職工培育健康心理,激發工作熱情。因此,工會組織也要與時俱進,在關懷職工的職業心理健康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雍華東.關注職工心理健康提升工會工作水平[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4(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