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黃略鎮平石學校,廣東湛江 524000
體驗式英語課堂相比傳統的教學講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參與興趣與探究欲望更強,更愿意投入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去。因此,本文以設計體驗式的言語活動為出發點,主要圍繞巧設情境、結合語篇、擷取名著、參與實踐這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探討,以引導學生在主題對話、模擬練習、編演劇本、參與實踐的體驗式課堂中發展英語能力、提升英語素養。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際性是其最本質的屬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基于教學內容,挖掘學生感興趣的交際話題,善于為學生創設特定主題的語言情境,從而讓學生可以在參與課堂互動、主題對話的過程中有效的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口語能力、應用能力等諸多方面的英語技能。
例如,在教學“How was your weekend?”這節英語內容的時候,周末活動本身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交流話題,我首先在課前以Free talk 的形式引導學生用英語分享自己的上周的周末活動,有的學生說自己上周末去跳舞了,有的學生講到自己在周末和父母一起給家里做了大掃除等等。學生在分享時使用的都是現在時,那么我接著引導學生思考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怎樣才能正確表達呢?由此引入這節課的重點內容,一般過去式的使用,課堂進行地非常順利。
這里所說的主題對話可以是以課前Free talk的形式進行的,也可以是從課堂內容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切入點進行深入地探討。總之,在這樣的主題對話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愉悅的、自由的語言環境和交流氛圍,讓學生敢于去表達、樂于加入到對話中來,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在初中英語的教材設計中,課文多以對話的形式為主,而對話又是英語交際的基本途徑,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完課本內容之后,讓學生結合語篇,來進行課文對話的模擬練習。學生需要選擇自己所要代入的角色,熟悉角色的對話內容,還可以加入自己的表演,在課堂模擬中一起合作完成課文中的對話。
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matter?”完這單元的課文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任務,讓學生模擬對話中的角色,在小組內任意組合,合作來完成這個模擬對話的練習。同時,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結合本節課學習到的單詞、句型等,豐富和改編課文中的對話內容,我們來比較一下哪個小組的故事最豐富,情節最完整。就這樣,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了模擬對話的練習中去,我再隨機挑選了幾個小組的學生進行了展示,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學生在模擬英語對話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一定的語境去串聯對話內容,梳理對話邏輯,這時候學生所學的單詞、句型、語法不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加以整合、融匯才能真正走進對話情境,對對話內容形成正確的理解和推斷,這也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鍛煉英語口語的一種可行方式。
擷取名著的方式是指教師要結合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在課堂拓展環節中為學生引入一些經典的英語名著,擷取名著中的經典段落,帶領學生一起來閱讀,并通過有效的閱讀策略,如問題驅動、思維導圖、編演劇本等,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表演中理解名著中傳遞的西方理念、思想和價值觀,從而進一步強化語言的實踐性,幫助學生培養和提升文化意識。
例如,了解到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愛《愛麗絲夢游仙境》這部電影,對故事中的情節印象也比較深刻。那么,我選取了原著中愛麗絲進入兔子洞后的一些經歷的片段,擷取了簡易版本的閱讀材料,和學生在閱讀中重溫了這一故事。接著,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挑選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在課下熟悉劇本和臺詞,在月末的英語課堂上一起來完成劇本的表演。學生聽到這個任務后,不僅非常開心,在課下進行了積極的準備和排演,并在最后的課堂中帶來了一節非常成功的舞臺表演。
名著之所以成為經典,在于它包含有深刻的主題和鮮明的人物形象。那么我們如何引導學生從名著中汲取英語知識、理解西方文化呢,教師可參考劇本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表演、創作來將名著的經典段落生動地、形象地呈現出來。學生在積極參與劇本編演的過程中,自然會浸入文本之中,對名著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知識來源于實踐,也最終將應用到實踐中去。我們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設計參與實踐類的英語言語活動的出發點在于為學生搭建起應用英語來進行交際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在參與實踐、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培養英語思維,激發表達欲望,正確應用英語表達思想,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學“Where’s the post office?”這節內容的時候,由于這節課是要學生學習一些建筑的表達,并能夠簡單地描述地點方位和建筑物的位置關系,那么我就讓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思考一下應該如何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學校。學生對這個作業很感興趣,還專門畫出了學校的基本示意圖,拿著自己做的地圖對學校的各個建筑物做了介紹,活動非常成功。
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找到很多切入點設計和開展相應的言語活動,幫助學生在由此生成的體驗式英語課堂上獲得一定的成長與發展。因此,除了我們在文中探討的巧設情境、結合語篇、擷取名著、參與實踐這幾個方向以外,教師還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更多元、更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不斷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總而言之,我們嘗試在英語教學中建構體驗式英語課堂的出發點在于英語不僅只是學科知識,還是一門用于交際的語言,更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國家的文化載體。通過設計和開展言語活動,實際上就是在為學生創設和提供英語交流、應用的語言環境和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能更為自如地表達和應用英語,這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有一定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