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臨猗縣廟上鄉初中,山西臨猗 044000
小學生學不好數學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隨著年級的增長數學知識內容的難度也在逐漸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并不感冒。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小、自身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在課上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講。然而數學學科又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只有課上跟隨教師的腳步認真聽講才能夠消化數學知識。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需要對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之外,小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學習方法不當的話也會造成無法跟上課程教學的進度。調查研究便明白,大部分學生在課上經常是依賴于教師的講解,邊聽邊記筆記,很少開動腦筋主對問題進行思考,而且還容易溜號,注意力不夠集中。數學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這種機械師的學習方法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就會變為學困生。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拋出的問題學生往往給不出正確的答案。教師擔心長期下去會打擊學生的自信息便放棄提問學困生,這樣的做法不但沒有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反而會讓學困生以為教師放棄自己,對自己徹底失望了。這樣學生也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自信,成績逐漸變差。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需要用平常心客觀的看待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習慣用成績的高低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好壞。由此造成教師面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時缺乏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或者是過于敷衍地解決學生的問題。這種做法在無形當中拉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由此產生惡性循環。實際上,學生在學科知識上遇到問題并不是由于他們的智力和其他人不一樣,而是由于其他的因素造成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困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學困生的數學基礎以及學習水平,根據學困生的特點,采取科學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比如在小學五年級學習小數乘法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學生不感興趣的現象,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其創建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強極強的系統學科,它能夠讓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找出成績差的原因。教師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采用從上到下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的基本能力不受傷害。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遵循三步教學法,首先需要找到課堂教學的主題,其次對于主題內容進行相應的變形,最后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另外在為學生制定教學任務時也需要將任務分為三類,包括基本主題、擴展主題以及主題匯總,讓學生先攻克基本主題然后再不斷地提升自己。
學困生的存在同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有關,當然要和家長的配合管理息息相關。要想盡快的轉化學困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首先,教師要加強同家長之間的溝通對話,及時的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的狀態、具體的學習情況,并讓家長積極配合教學,逆轉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平時多關心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家長對于自己學習的重視程度;其次家長需要多給學生一些陪伴,比如陪著學生寫作業等。有些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常在學習的時候一心二用,導致學習的效率不高。這就需要家長陪在學生身邊督促其學習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重視學困生問題。深入到學困生群體當中,了解他們的實際學習水平、對待學習的看法以及心理變化等內容,通過開展賞識教育措施幫助學困生建立自信心。另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環節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學困生的興趣點,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水平,從而實現有效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