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菊
四川南充師范學校,四川南充 637001
班主任就像班級中的“家長”,身上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幫助和引導,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中職班主任的工作總體上分為兩個大的方面,分別是常規工作和個別教育工,常規工作包括了解學生、培養班集體、組織班級活動、建立學生檔案、協調各種教育影響、學生評定、工作計劃與總結,個別教育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展開不同的引導,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和發展[1]。中職生年齡段集中在15-18歲,處于青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重關口,心理和生理發展迅速,行為上、思想上從不成熟趨于成熟,自我意識逐步強化,但是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班主任進行合理的疏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確保中職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生教育”屬于學校教育范疇,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要讓每個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寶貴,懂得尊重生活、珍愛生命,并掌握相應的社會生存技能,強化學生的生存意志。作為德育教育的靈魂,會對學生的三觀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也是當前國家關注的重要內容,班主任要貫徹“三生教育”原則,將班主任工與“三生教育”有效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班級作為一個大的集體,需要在明確的目標管理下,實現班級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進步,班級文化的建設應基于學校德育教育,在此基礎上突出班級特色,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促進中職生文化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文化建設目標,規劃文化建設的主要方向,既要突出班級的特色,又要確保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樣在多元價值觀發展的背景下,學生才不會被外界的環境因素影響。其次,在班會活動中,交流班級文化的建設建議,鼓勵學生建言獻策,共同擔負起建設班集體的責任和使命,能夠加強班主任與學生的互動,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2]。
馬克思主義理論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職班主任要注重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與傳統的“說教”不同,在活動中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活動中蘊含的道理,明白教師組織實踐活動的意義,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感悟,進而強化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例如,開展“生活技能比拼”活動,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幫助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給學生創造真實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組成,進而深化學生對生活意義的感悟。
語文教育是以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與良好的心態,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班主任可以依托語文教材,在傳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喚醒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探尋人生價值。例如《人生的境界》,提高學生對人生的認識,讓學生明白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境界.
中職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的平臺,主要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規劃意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使學生的學習更具導向性,讓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調整自己在認知和行動上的偏差,幫助學生增強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這樣學生能夠對自己的理想進行正確的定位,在規劃過程中,明確自身存在的缺點,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彌補,有利于學生獲得職業幸福感,為提高中職院校的就業率奠定基礎,進而促進中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3]。
綜上所述,“三生教育”對學生的德行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班主任作為班級中的領導者,要有意識的將“三生教育”與班主任工作融合在一起,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展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增強學生的生活意識,提高其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這不僅是中職教育的初衷,也是“三生教育”最本質和最高的價值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