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波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青少年宮,江西 南昌 330008)
引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進生活常見的數學知識,可以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定的認知,并且小學生剛接觸數學,用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可以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同時,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可以加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對于小學生而言,教材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枯燥,并且沒有實際案例很難去掌握它的概念。因此,將小學數學與生活相結合,可以從實踐過程中了解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取決于教師能否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是小學教學中一門相對抽象、難度較大的學科,教師應該使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簡化數學知識。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并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具有一定的意義,小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出現的數學相關知識應用到課堂上,作為案例向學生表達數學知識點,使得學生更容易了解數學知識點的應用。
其實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我們購物花費的金額,相當于貨幣交換,小學生愛吃零食,父母可以給他們錢讓他們買來等價的食物,從而提高他們的算術水平。讓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數學,可以更好的讓學生自主思考數學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數學知識來教學,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思考數學知識[1]。例如,我們生活中用的筷子是一雙雙的,這時教師可以創造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家有多少人?然后根據人數算出筷子數量,利用數學中的加減乘除得出結論。借助這種方式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根據筷子數量可以反推出家里人數,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達數學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且教師需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與數學有關的地方,從而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重要性的認知。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2]。同時,教師需要熟悉學生日常生活的背景和范圍,仔細觀察學生在校園中的各種表現形式,然后利用家訪和電話訪問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情況。
小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對他們來說,許多數學知識較為復雜和抽象,因此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的知識和生活細節融入教學過程,簡化數學問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地理解相關的數學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在開展這項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應從側面詳細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尋找與數學相關的生活案例;第二,在生活中,教師需要充分整合數學教材和生活現實。我們應該設計出以生活為基礎的教學方案[3]。
雖然環境對人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作用。以生活為導向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放松,積極地投入學習。因此,營造一種以生活為導向的課堂氛圍尤為重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營造出一種非常嚴肅的課堂氛圍,教師的形象通常是扮演“嚴師”的角色,大部分教師認為嚴師出高徒。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習條件也發生了變化,不難發現這種言辭令色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用于當今課堂教學。尤其是小學生,更傾向于親和老師,喜歡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過于苛刻的教學模式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為此,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在課堂上需建立平等的關系,不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懼怕感,并用提高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第二,教師要轉變觀念,認識到生活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最后,使用數學教學生活化語言。教師的作用是通過生動易懂的方式傳達枯燥的學科知識,使知識更加通俗易懂,縮小學生與教學內容的距離。
教師需要平衡自己與學生之間關系,樹立正確的教師教育觀,當然,這是建立在自己尊嚴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當我們認真授課的時候,我們應該端正態度,而不能為了維護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肆意妄為;當教師與學生交談過程中,該溫柔時需溫柔,教師自己需要有一個界限。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也會了解到怎樣做是對的。因此,教師不僅受學生尊敬,而且需要陪伴他們成長,并且教導其正確數學知識學習的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研究性學習。在課堂上學好知識的前提下,還要注意課外學習,培養學生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數學實踐能力。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課題進行研究,采用小組研究與自主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需要全程指導,只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適當的輔導。
總之,小學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以生活為導向的數學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從生活中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并且利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簡化教材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