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華艷梅
(重慶市璧山中學校,重慶 璧山 402760)
智慧課堂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所呈現的,首先是“智慧型”的教師,其主要探討英語教師的教學智慧,更側重于教師的教學技能。其次是“智慧型”的教學環境。其主要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來構建一種智能高校的課堂環境。從總體上來講,筆者認為智慧課堂應當是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構建一種信息化的英語教學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教師可以更好的發展自身的教學智慧,既能夠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又能夠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轉變傳統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享受學習,愛上學習。
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最初的階段就是讓學生了解詞匯的讀音、含義、形式,雖然看似簡單,大多數學生也都能夠較快的進行記憶,但是這種記憶往往是臨時的,他們往往會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就忘記。因此在詞匯教學中,如何在引導學生了解詞匯大概基礎上,讓學生產生較深的記憶印象,也成為了教學的關鍵點。這里,教師可以去為學生構建一個代入感較為強烈的情景。比如說,在《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詞匯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將本節課的詞匯主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制作成視頻課件,在邊學習邊觀看的過程中,營造良好學習情景,讓學生充分了解單詞的讀音、形式以及意義。當然這只是讓學生產生印象的基礎階段,在引領學生直觀學習單詞的同時,教師也應當去讓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如“How did the life begin on the earth?Which were the first lives on Earth?”,讓學生去分析地球上最初出現的生命類型。這里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游戲環節,即結合所學習到的知識,用英語的形式整理出地球上各個生物出現的先后順序。這樣不僅有益于學生對單詞含義、類型的加深,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長久性記憶。
智慧課堂背景下,需要教師更好的去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讓學生可以去掌握良好的應用能力。對于高中生來說,如果沒有將詞匯去靈活的運用,那么其詞匯知識往往是“死”的,他們也不可能掌握更好的詞匯知識。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去多應用詞匯,讓他們有效內化詞匯用法與功能。
比如說,在教學《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去內化詞匯的用法與功能,教師在詞匯情景的構建中,可以將文章的主要脈絡分成幾個小部分,并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在組內進行閱讀,體會每個英語單詞的用法。之后,教師還可以提出兩個詞匯學習的人物。如“Let’s try to retell the passage in groups.”、“What discourse markers can we use?”為了讓學生在復述的過程獲得更好的詞匯學習體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firstly,next,later,after that,finally”融入到句子中,豐富他們的應用體驗。
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止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更注重的是讓學生真正實現自主交流,同時這也是詞匯應用的根本目的。因此在為學生構建情景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交流情景,讓學生都可以大膽的開口。比如說在《Anne's best friend》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文章背景進行了解。當然這不是教學的全部,當學生初步了解文章背景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幾個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討論。如“故事中主要發生了什么事情”?“安妮最好的朋友到底是誰”?等。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會主動進行思考與探究,這樣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也是詞匯教學的重要目標。針對這個情況,英語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看展一些角色扮演活動。比如說在《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完基本知識后,教師就可以結合閱讀材料中的角色為學生開展角色活動。一方面,是為了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產生積極性,另一方面是讓學生通過對話以及思考,提升他們的英語的理解能力與思辨能力。
總的來說,智慧課堂模式下,高中英語的詞匯情景教學得到了更多的發展,這些情景能幫助學生實現“在語境中理解運用詞匯、在比較復雜情況下創造性使用詞匯和在交際場合恰當使用詞匯”,我們教師應重視情景的構建,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服務課堂,服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