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
(湖南省懷化市第二中學,湖南 懷化 418000)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間內在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足以可見聽說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實際上從自己登上講臺第一天起,時時能感受到學生在說的能力方面的欠缺。比如課堂提問,總有相當部分的學生不能主動發言,即使發言,不是不敢大聲回答,就是表達不準確。實在令人頭疼,課后詢問原因,不是不會,主要是膽小,另外是怕出風頭,讓人恥笑,寧肯不回答,也不會讓自己當眾出丑。針對這種情況,回想自己學生時代的心理。結合新課改理念,進行了大膽的教學嘗試,即在每節課前進行五分鐘的口語訓練活動,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膽量。
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是指在教師講課之前,把五分鐘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登上講臺,要求他們態度大方,表情自然,聲音宏亮、完整、清楚地給師生展現一首詩歌,一個名人故事或一篇演講辭。原則上是由易到難。初一重點訓練學生的朗誦能力,背誦一首詩歌或者一段散文,引導學生通過口、眼、心、耳等各種感官全身心地進入文本,使其產生審美愉悅,激發審美創造;初二重點訓練學生說的能力,講一個名人故事,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閱讀,要求有個人升華,從這個故事我得到了什么啟示;初三難度加大,圍繞家庭、校園、社會三個方面選材,脫稿演講。在這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叫黃興的學生,初一第一次上講臺,面紅耳赤,結結巴巴,我在臺下都替他捏一把汗。初三的演講竟然博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可見其進步有目共睹。初一年級發現黃健同學有口吃的毛病,初三年級即興演講眉飛色舞,激情洋溢,判若兩人。這得益于口語訓練伊始我就給學生講述了古希臘演說家德摩斯梯尼的故事:古雅典卓越的政治家、演講家德摩斯梯尼,年輕時口吃,說話氣短,而且愛聳肩。這大概是最不適合學演講了,所以他初學演講時曾被聽眾哄下臺。但他毫不氣餒,為了練習發音,他嘴含沙子練朗誦,為了克服氣短,他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詩,甚至懸起兩把劍來改正自己愛聳肩的毛病。經過不懈的長期努力,他終于成為著名的演講家、雄辯家。四肢健全的同學們從中樹立了自信心。
學生對課前口語訓練這一活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實在是出乎意料。加之有效的獎勵、競賽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及鞏固。我的評分規則民主,每一位學生都是評委,學生口語訓練完畢,評委舉手投票,選手可根據自己的表現投自己一票,然后學生點評,最后教師總結,課前三分鐘的表現既能得到老師、同學的鼓勵和幫助,又能提高自己的膽量和口語表達能力,所有的學生都會認真準備,并樂意參加,不愿意在師生面前出洋相。其作用是始料不及的,最初,只是為了使學生說話流利些,課堂提問順利些,可后面看來,它除了具有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之后,還有如下幾方面的作用。
巴班斯基說:“如果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如果他們有認識興趣,有獲得知識技能和技巧的需要,如果他們形成了義務感、責任心以及其他的學習動機,那么他們的學習活動就一定會更有效。”語文課本中的教材,內容大多距現實生活較遠,平時學生對課文內容不感興趣,課堂氣氛沉悶,后進生更是心不在焉,課堂五分鐘的口語訓練,學生興趣非常濃厚,沒有一個不積極參加的,即使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也準備得非常認真,甚至比優秀生還重視,演講時大家都很認真聽,對講得精彩的地方,會報以熱烈的掌聲,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聽的能力。短短的幾分鐘,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始課文的學習,積極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課前口語訓練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信息量,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一方面每一階段的訓練都促使學生去閱讀,去觀察;另一方面一個人的閱坊面極其有限。一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但在課前的發言中,學生把各向所知道的信息講述出來讓大家聽,使同學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信息,增長了許多知識,無疑這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使他們學到從多層面、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方法,這樣就有利于發散思維的培養,創新意識的加強。
《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的口語交際要求是“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單要轉述。”從最初的課前五分鐘我就告訴同學們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課前五分鐘是一個獲取知識的舞臺,只有認真傾聽,你才能把知識據為己有。
教師教會學生評價他人是很重要的,我們的點評以鼓勵、提出建議為主。既然學生千差萬別,所講內容豐富多彩,說話的風格各不相同,那么演講效果肯定不會一致。大多數孩子都是敏感的,他們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認可和表揚,所以教師要引導全班同學學會點評:對其中成功者進行充分肯定,讓其盡享成功的愉快,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欲望,為其他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對于不成功的演講,要善于從“不成功”中發現閃光點:如所選內容與眾不同,感受有自己的真情實感,聲音響亮,普通話標準……讓學生體會到了小小的鼓勵,使其對下一次課前三分鐘充滿渴望。當然,對學生存在的較為明顯的不足,師生應及時婉轉指正,能讓學生在尊重中成長,在感激中進步。
一首美妙的快樂曲,總少不了優美的前奏,語文課前五分鐘,充分開發利用,巧妙創新,有效訓練,就猶如奏響了語文課堂教學主題曲的前奏,它是一個集知識、興趣、表達、視野、思維、創新、理解、合作于一體的舞臺,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而且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做學生期間,有一個自身鍛煉的好機會,這對語文教學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開了一扇交流的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