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
電商的發展,一直都和輕巧、快捷的物品聯系起來,很難和粗笨的鋼鐵聯系起來,但是鋼鐵還是插上了電商的翅膀,并且發展得越來越有意思了。用不少業內人士的話來說,鋼鐵也變“輕”了。
雖然淘汰落后產能的聲音高漲,但是市場的行為依然受市場的支配,鋼鐵行業在轉型升級的同時,鋼鐵產量并未就此減少。寶武鋼鐵吞并了馬鞍山鋼鐵,行業在加速并合,但是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2-2018年中國粗鋼產量依然呈上漲趨勢,2018年,中國粗鋼產量為92826.4萬噸,同比增長11.61%。2018年,我國鋼鐵行業主營業務收入7.65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實現利潤4704億元,同比增長39.3%。其中,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13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實現利潤2863億元,同比增長41.1%,利潤率達到6.93%。鋼鐵行業利潤顯著改善,既是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也有期貨業的一份功勞。
但鋼鐵消減產能這件事情是認真的,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官方微信獲悉,2016年以來,中國削減鋼鐵產能1.5億噸以上,是全球削減鋼鐵產能的114%。為此,中方僅安置鋼鐵工人就達28萬人,超過美歐日各自鋼鐵就業總人數。目前,中國鋼材市場狀況明顯改善,粗鋼產能利用率已回歸80%以上合理區間。
“在去產能已經步入深水區的當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難度也在加大。在去年以來,因鋼鐵行業市場形勢向好,在高額利潤驅動下,部分地區和企業投資鋼鐵行業意愿增強,產能置換在部分地區執行走樣,增產沖動明顯增長。鋼鐵行業去產能在進行了三年有余的當下,如今正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冀東國貿高級分析師張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兩年冬季限產的環保政策不再實行“一刀切”,行政調控的手段逐步弱化,主要還是通過市場化需求來倒逼企業限產,但今年以來對房地產的持續悲觀或將導致鋼鐵行業利潤進一步收窄。
近年來,鋼鐵電商通過類似“淘寶、京東”的模式為產業提供了全行業信息交流的IT平臺,開始解決鋼鐵產業升級優化的需求。因此最近幾年里,鋼鐵電商得以快速發展。但商業模式依然很難說已經非常成熟,目前我國鋼鐵電商企業數量眾多,但具有實際影響力的不超過20家,其中只有2家在A股掛牌上市(上海鋼聯、歐浦智網)。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鋼鐵電商的發展進程大概可總結為四個階段:一是初級探索階段:2000年~2010年;二是市場啟動階段:2011年~2014年;三是高速發展階段:2015年~2020年;四是應用成熟階段:將在2021以后。從這個時間表來看,成熟期還在兩三年之后,或者還要久一點。
2017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目標為于2025年之前建立涵蓋所有版塊及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可以預見,隨著工業互聯網設施的進一步發展,網上大宗商品(包括鋼鐵)交易將會進一步增加,鋼鐵電商將迎來進一步發展。有數據表明,2018年,我國鋼鐵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810億元,同比2017年的570億元增長42.1%。這個趨勢可以看出,市場在加速前進。
2019年產能結構優化、兼并重組將繼續深化發展,鋼鐵電商的發展也將穩步上升,鐵礦石三巨頭之一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礦難事件引發鐵礦石價格上漲,作為鋼鐵行業的上游原材料,短期內尚未出現明顯影響,但是長久來看,上游原材料的供給影響,鋼鐵產業鏈也必將有一些價格波動,鋼材價格上升或將使鋼鐵行業回暖。鋼鐵行業的價格波動對于鋼鐵電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如何規避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是重要命題。
上海數牽數據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大宗商品供應鏈未來的互聯網公司,面向大宗商品行業的生產制造企業、貿易流通商、終端用戶、物流企業及金融機構。核心產品及服務主要為:供應鏈管理平臺、數據分析服務以及依托于動態數據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在業內小有名氣,《中國儲運》雜志就相關問題采訪了鋼鐵行業的資深人士,上海數牽數據科技總經理許磊。

《中國儲運》:現在很多鋼鐵線上交易平臺的應運而生,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這些平臺能解決那些問題?
許磊:線上交易平臺通過這六七年的發展,從最初的撮合交易模式逐漸向提供綜合化的供應鏈服務這個方向在發展,通過模式和技術手段的創新提升交易環節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通過倉儲、加工、物流、金融、信息系統等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搭建與整合為用戶提供一攬子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從這個方向上來說可以解決鋼鐵流通行業痛點:精準的供需對接減少中間環節、信用的傳遞解決融資難問題、各信息系統的打通提升了產業協同效率。
《中國儲運》:現在的交易平臺有哪些尚未完善的地方?未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哪些方向和方法解決?
許磊:目前的平臺大部分在供應鏈協同及相關資源整合上還有很多路要走,鋼鐵電商做為產業互聯網平臺,科技手段的運用是關鍵,通過建立一套擁有豐富應用場景的供應鏈協同系統,采用SaaS化的部署,共享給產業鏈參與的各方,或直接使用或利用開放平臺實現數據對接,將鋼鐵流通環節不透明的交易信息透明化、標準化、在線化,以提升交易效率,同時便于獲得真實的交易數據實現信用從產業鏈的核心企業向中小企業傳導,從而實現產融結合為這一資金密集型行業引入低成本的資金,解決行業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