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曉林
商業模式創新一直是商業模式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國內學術界對于商業模式的研究始于21世紀初。但對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最早開始于2010年開展的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素間的關系研究、基于某種情景的研究和典型的個案研究,國內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理論體系和研究脈絡,但仍處于起步階段。總體說來,由于研究視角和理論基礎的差異,對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績效評價研究缺乏、比較研究匱乏、實證研究不足。本文以我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為主題展開研究,對已有文獻進行一個整體梳理,分析現有研究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對將來的研究展望。
CNKI計量可視化分析作為一款分析軟件,相對于傳統的文獻綜述法,其涵蓋范圍更為廣泛,研究角度更為全面,圍繞我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主題,通過對其文獻數量變化趨勢、來源期刊、關鍵詞頻、研究機構、作者分布等方面展開統計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結論。
本研究文章來源主要以中國知網(CNKI)所提供的文獻資料為基準,通過對中國知網(CNKI)文獻進行檢索,在文獻檢索項目中,將篇名設置為“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截止2019年4月,共檢索出相關文獻29篇。
按照上述檢索方法在中國知網數據庫進行檢索,共得到29篇文獻,其中碩士學位論文7篇(24.1%),會議論文1篇(3.4%),報紙1篇(3.4%),期刊20篇(69.0%),其中核心期刊5篇(17.2%)。
從文獻年度走勢(圖1,數據截至到2019年4月)可以看出,從2010年學者繆興鋒發表《金融危機下中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一文開始,2010年文獻數量3篇,2011年文獻數量1篇,2012年文獻數量1篇,2013年文獻數量4篇,2014年文獻數量6篇達到高峰,2015年文獻數量4篇,2016年文獻數量2篇,2017年文獻數量3篇,2018年文獻數量3篇,2019年文獻數量2篇。由此可見,我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成果在不同年度盡管略有起伏,但總體上保持穩定。

圖1相關文獻數量變化趨勢
從期刊來源分析,發表“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相關文獻數量前3位的期刊有《中國商貿》《物流科技》《中國流通經濟》等。從期刊類型分析,學者主要從物流經濟、工商管理、商業經濟、工業經濟等視角來研究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從期刊級別分析,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質量呈現兩級分化,良莠不齊,高質量期刊與普通期刊并存,也從側面反映出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的大眾性,引起了學界的普遍關注。
由圖2、圖3可知,在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中出現的關鍵詞分別為:商業模式、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創新、創新趨勢、保稅物流園、源創新、兩面市場、企業成長、模式創新、創新路徑、物流、價值鏈管理等。在所有出現的關鍵詞中,商業模式出現15次,物流企業出現13次,商業模式創新出現9次,創新出現4次,創新趨勢、保稅物流園、源創新、兩面市場、企業成長、模式創新、創新路徑、物流、價值鏈管理等分別出現2次。由上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研究主題多樣化,包括商業模式、創新趨勢、創新路徑等多方面。第二,以商業模式作為關鍵詞的文獻共15篇,可見對商業模式的關注度極高。

圖2 “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關鍵詞共現網絡

圖3 關鍵詞分布
由圖4可知,關于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機構主要包括江蘇科技大學、濟南市煙草專賣局、臨沂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上海市交運(集團)公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河北工程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其中江蘇科技大學、濟南市煙草專賣局、臨沂大學發文量均為2篇,均占到所有研究機構發文量的7.14%。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江蘇科技大學、濟南市煙草專賣局、臨沂大學是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的主要機構。
由圖5可知,關于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作者主要有臨沂大學的孫朋杰,發文量為2篇,分別是《物流企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問題及建議——基于技術、商業模式協同創新的視角》《商業模式創新與物流企業成長的關系研究》;濟南市煙草專賣局的蘇欣、邵濟偉,發文量2篇,分別是《煙草商業企業物流模式創新研究》《煙草商業企業物流模式創新研究》(學術年會入選論文);江蘇科技大學的馬勝銘,發文量2篇,分別是《源創新理論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基于商業模式創新的動態環境與物流企業績效分析》。上述分析可得出結論:第一,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等地;第二,部分作者之間有相互合作的研究關系。

圖4“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相關研究機構

圖5“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作者分布
1.關系研究
葉躍(2010年)指出,物流行業的特殊性要求物流企業把履行社會責任融入到商業模式創新中,成為物流企業的主動追求,作為提升責任競爭力、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張睿(2013年)指出,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需要同時研究物流企業基本的價值鏈的組織和管理、物流企業商業模式,明確價值鏈上各利益體是如何組織的,從作業過程和商業安排角度理解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的本質給物商業模式創新帶來了啟迪。高桂華(2014年)指出,在網絡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商業模式創新定會影響物流企業的發展,同時也會帶來物流企業的模式創新,導致物流企業必須創新發展模式來適應網絡經濟。李陽等(2014年)指出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從商業模式創新與物流企業成長的關系進行了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路徑與選擇的研究。王利等(2017年)通過構建動態環境、商業模式創新和企業績效的關系模型,探討動態環境的不確定性與物流企業績效的關系,以及商業模式創新在此過程中的中介作用。
2.情景研究
繆興鋒(2010年)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物流產業的影響是深刻的。針對物流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發展現狀,提出了中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的專加盟之路、特色服務之路、資源整合之路、項目服務之路和服務輸出之路等創新路徑。王瑤等人(2010年)指出,物流企業迫切需要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實現生存和發展。將商業模式創新戰略的一般理論有針對性地與物流企業聯系起來,并從金融視角與資本運作情景出發,探討了物流企業以爭取客戶為中心、以資本運作創新為突破口、以構建企業價值網為主要內容的商業模式創新戰略。齊嚴(2011年)指出,在網絡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商業模式創新出現的新趨勢將不可避免地給在網絡經濟中具有特殊地位的物流產業帶來深刻影響。提出了現階段中國本土物流企業創新應注意自主創新與開放式創新相結合、重視源自低端市場的顛覆性創新等問題。徐龍澤等人(2013年)指出,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給物流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問題,提出了在經濟轉型時期我國物流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實施路徑。于會娜等人(2014年)指出,物流企業單一的創新因素并不能保證其穩健成長,只有多種因素的協同才能充分發揮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快速成長。物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協同包括技術創新與發展模式創新的協同、技術創新與經營管理模式創新的協同、技術創新與組織的協同三個方面。史越瑤(2015年)指出,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高競爭環境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是整體性、綜合性的概念,提出了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路徑及其動態過程。張奇芹(2018年)指出,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和數據的爆發式增長揭示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應用于物流企業情景下,引發了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包括物流業態、物流活動和治理機制。
3.個案研究
蘇欣(2015年)指出,面對國際競爭和煙草管控的雙重挑戰,煙草商業企業應該將原有的卷煙配送業務從煙草商業企業剝離,打造獨立運行的現代物流企業,實施商物分離,創新業務流程,發展非煙物流,開展多元經營,通過對卷煙分銷渠道的控制和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來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司楊(2016年)指出,探索新型的商業模式才能提高保稅物流園制造業的市場競爭力。王慧穎等人(2018年)指出,隨著“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第三方物流企業面臨如何將業務與互聯網等先進技術融合以創新商業模式的挑戰,借助商業模式六要素模型對飛力達公司商業模式創新路徑進行了分析。
當前,物流企業商業創新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并且呈現動態化發展趨勢。檢索相關文獻發現,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2010年為3篇,2014年達到6篇,2014年以后平均每年在2-3篇左右,盡管在不同的年度有一定的起伏,但一直沒有中斷,并且均有相關研究成果出現,由此可見,隨著商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物流企業商業創新模式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同時,各種研究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主要體現為:對涉及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中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研究與論證;具體商業情景與相關理論下的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路徑、創新策略等的研究;針對不同類型的實體物流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研究。
1.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
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涉及要素較多,多大數學者都沒有系統梳理相關的創新要素以及具體內涵,如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中的價值主張、目標客戶、客戶關系、收入、成本等要素,以及要素所包含的具體元素。只有通過對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理論的深入研究,才能為商業模式創新的具體實踐提供指導,以保障物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缺乏績效評價研究
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效果評價是對其結果的好壞界定,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科學合理的商業模式創新指標體系來對其進行衡量,而現有的研究極少涉及。只要建立適合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績效評價體系與量化指標,才能科學評判商業模式創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缺乏比較研究
分析現有檢索到的研究成果發現,當前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大多數都是采取單案例研究方法,選取一個案例物流企業來研究其商業模式創新,總結其創新的經驗與不足,相對而言,研究方法單一,多案例比較研究較少。只有通過比較分析,取長補短,借鑒經驗才能更好地推動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發展。
4.缺乏實證研究
通過檢索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現有文獻,發現實證研究較為缺乏。實證研究可提供相關的數據支撐與案例分析,同時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的說服力與可行度。
1.加強理論基礎研究
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理論基礎研究有助于為其深入研究提供科學支撐,應加強對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素方面的具體研究,尤其是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素的具體細分以及要素間的制約與促進關系研究。
2.構建創新績效評價體系
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效果需要相應的指標體系作為參考來加以衡量。因此,后續研究中,可以通過結合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來系統構建指標體系,綜合考慮物流企業內部經濟效益與外部社會效益,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3.擴大比較研究
現有文獻對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多采用單案例方法,缺乏對比性,應不斷進行相同類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比較和不同類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比較,以多樣本方式構建理論框架并揭示其規律性。
4.注重實證研究
鑒于目前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的真實性、實踐性、可靠性有待提高,今后的研究應注重實證研究,通過數據采集、統計分析、建立模型等方式開展量化研究,并對研究結果進行驗證,力求實現與理論研究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