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
近日,胡潤百富榜發榜,首富是已經退休的馬云。讓人吃驚的是,前十名的出現了一個新面孔,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以1350億元財富首次登上全球富豪榜便一舉進入前10名,位列第七。這個創辦于2015年,僅僅三年的拼多多,表現出的顛覆三觀的市場業績,市值已經超過370億美金,而創始人黃崢也成為了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的代表。起初拼多多手里的牌并不算好。在市場上,阿里巴巴和京東這兩大巨頭幾乎把電商所有細分市場占盡。作為一個后來者,要從兩大巨頭的夾縫中沖出一條血路,難度可想而知。
電商資深人士隋月認為,拼多多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關鍵在于創新。她表示:拼多多的第一個創新是在銷售模式上,即創造了“社交電商”這種新玩法。傳統電商,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京東,只設置商戶與消費者之間的交互,拼多多則在銷售中引入大量的社交因素。利用拉人砍價的手段,拼多多得以通過社交網絡,實現迅速擴張。它能在上線幾個月內就讓GMV(成交總額)達到京東經營多年才達到的水平,原因就在于此。

拼多多的第二個創新是在定位上,把自己的目標市場鎖定在下沉市場,即我國非一二線城市。有很多人認為,下沉市場購買力不足,這種觀點其實是不對的。從總體上看,下沉市場的用戶收入確實偏低,但其可支配收入并不少,購買力也不弱。同時,下沉市場的用戶對品牌認知比較少,消費者在購物時考慮的主要因素還是價格,這就給主要銷售低價產品的拼多多以巨大機會。更為重要的是,相比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在很大程度上還保留著鄉土社會的特征,親朋之間的關系比較密切,這就給拼多多的社交電商策略提供了施展場地。盯住這個龐大的市場,拼多多就能有穩定的收益和利潤來源,其未來業績也就有了保證。
但拼多多產品的質量一直以來都是被詬病的重點,一位不愿具名的拼多多市場銷售人員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拼多多的產品次品率相對于其他平臺的確要高一些,但是拼多多一直在積極推進平臺治理,對假冒偽劣進行打擊并開始積極整合上游工廠,根據用戶需求為其定制質量可靠的產品。產品的質量會越來越好。
實際上,相對于可以后期控制的次品率,商業模式才是企業的靈魂所在。拼多多讓逐漸固化的互聯網商圈找到了不斷突破的可能性,百度李彥宏的身價已經掉到了34位,而不起眼的黃崢則迅速上榜,并名列第七。
田野認為,市場瞬息萬變,百度曾幾何時也善于創新,但是一切都有衰敗的時候,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活得更長,百度應該時刻提防著拼多多等企業。雖然新秀拼多多殺進市場三年來,順風順水,但是市場從來不缺少驚濤駭浪,顛覆不斷的互聯網圈,拼多多前進的時候還需多一些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