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 潘露 馬向紅



[摘要] 目的 探討和總結品管圈活動對降低手術用物準備缺陷率的應用效果和價值。方法 2017年4—9月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組,通過一系列品管圈步驟的實施,比較對策實施前和實施后的手術用物準備缺陷情況。結果 對策實施前10 d手術臺次共131臺,缺陷次數28例,缺陷率達21.37%;對策實施后10 d手術臺次共96臺,缺陷次數4例,缺陷率4.17%,比較兩組數據的缺陷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應用品管圈活動可以減少手術用物準備缺陷的發生率,保障手術安全,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和集體榮譽感得以提升,團隊凝聚力增強,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品管圈;手術用物;缺陷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a)-0095-03
Application Valu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Reduce the Defect Rate of Surgical Preparation
WU Yuan, PAN Lu, MA Xiang-hong
Tongl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ling City),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2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valu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reducing the defect rate of surgical preparations. Methods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2017, the department established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to compare the surgical preparation preparation def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asures through a serie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teps. Results There were 131 operation stations in the first 10 d of the countermeasures, 28 cases of defects, and the defect rate reached 21.37%. There were 96 operation tables in 10 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defect rate was 4 cases. The defect rate was 4.17%. The defect rate of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 preparation defects, ensure the safety of surger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of the nurses, enhance the team cohesiveness, and deserve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urgical objects; Defects
手術室是集手術、搶救、治療為一體的科室,其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管理效率[1-2]。手術前的物品準備是手術室的一項基本工作,但隨著外科技術的飛速發展,手術量不斷增加,手術方式不斷創新,需要的手術用物品種繁多,護士業務不熟練、責任心不強極易導致準備不足或準備錯誤,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3]。2017年4—9月,該科自發成立品管圈小組,現將品管圈活動的應用效果和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組
10位圈員自發組成品管圈小組,通過投票確定了圈長、輔導員,明確了圈長、輔導員和圈員的職責以及圈內的分工。根據圈員的工作年限、學歷、品管圈活動經驗,測算出圈能力值為72分。
1.2 ?確定圈名、圈徽及主題
圈名為手護圈,寓意為一群無影燈下的綠衣天使,用愛傳遞著器械、能量,守護著患者的生命。圈員根據每個選題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和上級政策進行打分,最終確定“降低手術用物準備缺陷率”為該次活動主題。
1.3 ?擬定計劃
計劃擬定從2017年4—9月,分為6個月逐步完成整個品管圈活動。
1.4 ?現狀把握
小組經過開會、研究、討論,制定了手術用物準備流程圖,設計出查檢表。2017年4月17—27日由圈員分別在②③④⑤⑥號手術間收集數據,10 d手術臺次共131臺,缺陷次數28例,缺陷率達21.37%。缺陷按原因分為:??撇皇炀?例、器械陳舊性能不佳8例、護士工作欠認真7例、醫護溝通不良2例、儀器性能不完善1例、術中臨時添加1例。圈員制作出改善前的柏拉圖(見圖1),根據柏拉圖二八定律[4]得出主要原因有3個:??撇皇炀?、器械陳舊性能不佳、護士工作欠認真。
1.5 ?目標設定
目標值1:現狀值-改善值=現狀值-(現況值×圈能力×改善重點)=21.37-(21.37×85.7%×0.9)=4.89%;目標值2:改善前用物準備缺陷率為21.37%,設立總目標值為4.89%,改善幅度77.11%。
1.6 ?解析及對策擬定
圈員們認真討論,根據主要原因分別繪制了3張魚骨圖(見圖2、圖3、圖4),并找到4個要因:缺乏流程、制度不夠完善、醫護溝通不足、培訓不到位。針對要因再擬定出相應對策,最后給每項對策的可行性、經濟性、圈能力打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負責人和實施日期。
1.7 ?對策實施
①完善新護士培訓計劃,著重加強手術配合和器械使用方法的培訓;制定《手術用物準備圖譜》,每周進行一次手術配合業務學習,與晨會提問、理論考試相結合,提高培訓效果;嚴格執行護理查房制度,通過每月查房提高護士專業水平。
②制定和完善各種流程圖,如手術用物準備流程圖、手術配合流程圖、儀器使用流程圖、術前訪視流程圖。
③加強全科護士三級管理制度,規范交接制度、明確職責;提高督查力度,各項工作強調雙人核對;確定腔鏡設備器械專職管理員,加強設備器械的保養維護;將一些特殊器械匯編,統一制成卡片并裝訂成冊,便于手術準備時翻閱;護士提前15 min洗手上臺,熟悉器械用途;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手術用物準備不全與當月績效掛鉤。
④建立微信群,加強與手術科室之間的溝通協調;術前1 d與手術醫師溝通,詢問特殊用物要求;收集醫生對器械用物的喜好,完善《醫生手術習慣登記本》;制作《特殊器械準備本》及《特殊器械照片》存檔;器械性能不佳,及時登記在《儀器設備維修記錄本》上,納入護士長工作計劃,逐步替換;洗手護士提前1 d熟悉擇期手術的手術步驟。
1.8 ?評價標準
圈員自行設計手術用物準備查檢表,內容包括手術日期、病區、手術名稱、不合格原因、洗手巡回護士的姓名和層級等,圈員分別在同一時間段的②③④⑤⑥號手術間收集數據,統計用物準備不合格的發生次數、累計次數、所占百分比和累計百分比。比較對策實施前和對策實施后的缺陷發生率。
1.9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文中所有計數資料均采用百分率(%)和頻次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有形成果
2017年8月15—25日,再次采用同樣的方法收集數據,10 d手術臺次共96臺,缺陷次數4例,缺陷率4.17%。與對策實施前的數據進行對比,并制作成柏拉圖(見圖5)后與改善前的柏拉圖比較,目標達成。
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4-28)/(5-28)×100%=24/23×100%=104.35%
目標進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28-4)/28×100%=85.71%
改善前后兩組缺陷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55,P<0.01)。
2.2 ?無形成果
全體圈員對活動前后的QCC運用手法、團隊精神、專業知識、溝通協調、活動信心和責任榮譽進行自我評價打分,所有指標均呈正向增長。見圖6。
3 ?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大部分資源融合交匯的平臺,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5]。如何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和質量是手術室護理管理的一項重要課題,我國醫院管理制度大都是由上而下的領導式管理模式,而品管圈是一種由基層員工自下而上的自主性管理模式[6]。它是指同一個工作場所的人,自發地組成一個小團體,通過一系列步驟的實施來解決某個問題,從而改善工作流程或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7]。
該科通過品管圈活動的應用使手術用物準備缺陷率明顯下降,保障了手術安全,更收獲了很多無形成果。護士的專業技能和溝通協調能力提高;護士直接參與到科室管理中,職業認同感和集體榮譽感得以提升,團隊凝聚力大大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服務熱情周到,患者滿意度隨之提高。
[參考文獻]
[1] ?廖家智,陳安民,徐永健,等.精準化、信息化、系統化的醫療質量與安全體系構建[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6,32(2):123-125.
[2] ?Vassell P.Improving OR efficiency[J].AORN J,2016,104(2):121-132.
[3] ?陳素蘭,王占明,陳麗媛,等.術前物品準備流程的改進及評估[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2B):58-59.
[4] ?張幸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5] ?秦君璞,劉暢,周郵,等.綜合運用管理手段提升手術開接臺效率的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10):813-820.
[6] ?李歡,劉子杰,段勇,等.品管圈活動在檢驗前質量管理的應用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8,41(4):324-327.
[7] ?張琳,王宇祺,閆秋菊.品管圈活動在手術室護士進行產科搶救配合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4):100-101.
(收稿日期: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