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玲
摘 要:有效,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者重點思考和研究的內容。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要在深入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同時,樹立對“有效教學”執著追求的理念,并引導學生逐漸建立自主的、靈動的、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就對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這一問題淺談一二,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性;導入;情境;合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入推進,教師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創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對課堂教學的過程與方法進行積極的調整與優化,以使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內化所學知識,同時還能夠實現知、情、意、行的全面發展,從而構建出高質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語文課堂。
一 精彩導入,靈動課堂
初中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這一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一門學科的學習往往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具體到語文學習亦是如此。而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端,它雖然所占時間很短,但是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擺在首位,并通過對導入環節進行靈活設計來打造靈動課堂,以便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之初,我先是為學生播放了歌曲《天之大》和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中的幾個精彩片段,以便在聚焦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將學生迅速代入與文本內容相關的情境之中。之后,我對學生說道:“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母愛是世界上最純潔、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每一個孩子無不享受著母親給予的幸福和快樂。漫漫人生路,因為有了母親的教育、引導和扶持,而變得那么自信和從容,無論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延伸、順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贊頌母愛的散文——《回憶我的母親》?!比绱?,通過對導入環節進行精心設計,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使學生對閱讀文本形成了期待視野,這便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 情境教學,帶動情感
學習,講究“身臨其境”。只有將文本置于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場景或氛圍中,才會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對文本內容的解讀與建構中。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貼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一定的、與文本內容相契合的教學情境。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而且還會對學生的思想及情感起到一個積極的導向作用。
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我先是讓學生伴著清雅的古箏曲,欣賞了一組蘇州園林的圖片,以使學生對蘇州園林的美趣進行初步感知。之后,在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整體與局部感知的過程中,我借助信息技術依次為學生呈現了蘇州園林的具體景物,其中有長亭、回廊、假山、樹木、花墻等,以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樣,通過借助現代教育手段創設直觀情境,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與閱讀體驗,而且還使學生領略了蘇州園林的畫意美,激發了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 合作學習,能力本位
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已經逐漸被廣大教師所認可,并將其逐漸運用到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妨結合文本內容來設置相關問題,使學生在對其進行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內在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且還能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信息上的拓寬、知識上的增長和能力上的提高。
在教學《藤野先生》一文時,我結合文本內容設置了如下問題:1.作者主要回顧了一段怎樣的人生經歷?2.文中所寫事件變換了幾次地點?找出文中表明地點轉換的語句,并據此將文章分為三部分。3.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對藤野先生展開描寫的?4.作者選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幾件事?請結合具體詞句談一談,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藤野先生?5.藤野先生有這么多優秀的品質,對“我”如此關心厚愛,按理說“我”應該留在仙臺繼續學醫,可后來為什么改變了學醫的志向呢?如此,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章內在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而且還實現了教與學的相互促進。
總而言之,無論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如何變換,都應注重實效,都應以實現學生的能力提升與全面發展為目標,并在堅持以生為本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對語文學習的持久興趣,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應玉鳳.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4):231.
[2]李碧金.關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