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萍
摘 要:本文首先從教育觀念落后、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資源缺乏三個角度入手,分析了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其后,圍繞加強宣傳力度、強化政策支持、拓寬資源引入渠道三個方面,提出了解決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薄弱問題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農村;美術教育;教學資源
現階段,我國教育行業正處于由“廣覆蓋”向“有質量”變革的上升時期。但從當前的農村經濟狀態來看,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工作很難實現快速化、理想化的質量提升,進而導致農村學生的美術素養發展緩慢。
一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觀念的落后問題
在當下,絕大多數農民家庭仍保留著傳統的教育思想,并未從認識上將美術當作學科類型,而是將美術活動視為一種娛樂手段。在這樣的錯誤思想影響下,學生也會逐漸降低對美術學習的重視程度,進而出現應付課堂、無心實踐等負面行為,最終導致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流于形式[1]。
(二)師資力量的薄弱問題
農村在生活水平、資源條件上遠遠落后于城市,難以對專業的美術教育人才形成吸引力。現階段,很大一部分農村小學的美術教育都是由非專業教師、短期支教人員來開展的。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存在缺陷,自然很難對學生輸出科學化、現代化、高質化的美術知識,進而削弱了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培養價值。
(三)教學資源的缺乏問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美術教育必須依靠設備、工具、材料等教學資源,才能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但從當前來看,農村小學的基本條件難以滿足這一需求,進而使得美術教育工作長期停滯在理論教學、書面教學的淺表層面上,無法帶領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實踐訓練。
二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美術教育宣傳力度,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
從意識層面上引導農村人民正視美術教育,是提升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對此,農村小學可定期邀請美術領域優秀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和藝術創作者進入到農村環境當中,開展全民化、公開化的知識講座,從而逐漸消除農民落后的觀念,引導學生家長了解美術學習對兒童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這樣一來,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工作將得到廣大家長的切實支持,進而通過學校、家庭的協調配合,為小學生構建出良好的美術培養氛圍。此外,農村小學美術教師還可通過帶領學生看漫畫、看動畫電影等方式,向學生普及美術知識的靈活運用方向,繼而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主動熱情和長期規劃,為美術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夯實基礎。
(二)強化美術教育政策支持,構建專業化教師隊伍
為了彌補農村在生活條件上的客觀缺陷,國家相關部門應積極采取政策支持手段,創設出新的美術人才吸引方式。一方面,應對長期支農的專業美術人才進行專款補貼,以此提升農村小學美術教師的收入水平,鼓勵更多人才加入到農村美術教育隊伍中來。另一方面,應積極建立起農村教育系統與城市教育系統之間的溝通橋梁,定期派遣農村小學美術教師深入城市教育領域當中,從而有效豐富美術教師的教學經驗,武裝美術教師的教學頭腦,為農村學生美術水平的優化提供先進教學支持。
(三)積極拓寬教學資源引入渠道,創設特色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是實現美術教育實踐化、美術活動多樣化的重要基礎。要想扭轉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薄弱的問題,就必須在這一部分的優化提升上下足功夫。但客觀地講,基于農村小學的建設條件和環境背景,美術教育所需的教學資源很難得到完善補充。此時,就需要政府、社會、教師等多方努力,積極開拓教學資源的引入渠道,彌補農村小學的固有缺陷。具體來講:
首先,農村及上方城鎮、縣市政府應積極發揮支持作用,加強對農村教育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為農村小學購置現代化教學設備、高質量教學工具提供成本來源;其次,農村小學可結合自身實際的美術教學需求,向全社會發起募捐,進而通過社會各界的物質和資金捐助,累積到足量的教育資源條件;最后,基于美術學科的藝術性和創造性,農村小學美術教師還可通過自主研究,制作出低成本投入、高應用價值的手工教學工具,提升自身教育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2]。
除此之外,農村小學美術教師還應秉持辯證化的教育發展眼光,在積極彌補資源缺陷的同時,看到農村環境的美術教育優勢。相比高樓林立的城市環境,農村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可更加近距離、便捷化地接觸自然、感受自然。由此,美術教師還可定期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利用戶外的自然景色進行寫生練習,也可達到良好的美術素養培養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薄弱的問題,是教育觀念、師資力量、資源條件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基于農村經濟水平較低的客觀背景,政府、社會和學校必須做到通力合作,在政策支持、加大投入等多種手段的共同支持下,改善美術教育的實施環境,為農村學生的美術素養提升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胡興海.探究農村小學如何走出音樂、美術教育的困境[J].名師在線,2019(19):8-9.
[2]劉海燕.探究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