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杰
(河北省定州市西留春小學,河北 定州 073000)
新課程改革提出,課堂上關注的不應該僅是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所以教師既要關注自己的課堂表現,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必須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創建充滿活力的小學英語課堂。
情景是指人們生活的一切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總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情景,而習得語言更離不開情景。根據創設情景的規律,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完成的,課堂教學的過程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合作、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新過程。教師首先是這個過程的設計師、建筑師,要搭建出一個能顧及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的多重關系,顧及學生多方面成長需要的舞臺,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舞臺上主動、積極、全面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筆者在教學中綜合英語的實踐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根據不同課型,引導學生創設了一些閃耀著生命光彩、童趣盎然的英語情景。學生在情景中學會交際,學會合作,學會競爭,學會迎接挑戰,承受挫折,不斷完善和超越自己。
人如果脫離了生活,就學不會語言。教師要把課堂變成一個濃縮的社會,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學會生活、學會體味人生。如我在教“Shopping”這一對話時,課前先讓學生觀察生活百態,然后在課堂上讓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把耳聞目睹的生活情景表演出來。學生個個情緒高漲,把態度惡劣、耐心細致的服務員,膽戰心驚、蠻不講理的顧客,都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來。學生雖年幼,卻對社會已有了敏銳的洞察力,他們在表演中逐漸形成了對事物的正確評判標準。
在數字教學中,學生的聽說反應是教學的重點,如果一味命令學生讀背,學生會厭倦,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會降低學生的興趣。在教學時,我采用體態語的方法,使學生樂于練、善于說。開始我伸出右拳邊說數字1~10,邊用手勢表示,如“three”伸出三根手指,“six”伸出小拇指和大拇指,“ten”就用右手握拳表示,同時學生們按教師的方法邊按順序數數,邊做手勢。在學生基本掌握之后讓他們有一段時間自由操練,然后開展競賽。通過競賽,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加牢記于心。
小學生好奇、好樂、好勝、好玩,對游戲情有獨鐘。教學中,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課的不同階段安排充滿情趣、童趣的游戲,以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學生在講講、練練、玩玩、賽賽中強化英語技能,體驗自我能力。如在單詞教學時我設計了“看誰反應快?”的游戲,由我或另外一個學生說單詞,由兩個學生比賽,看誰先指出相應的物品或說出詞語的意義,慢者則失去繼續比賽的資格。游戲促進了學生迎接挑戰、承受挫折、勇于戰勝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
教育心理學表明,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主觀需要之間的反映,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不同條件下或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心理體驗,產生不同的情感。如果課前教師主動與學生交談,撫摸他(她)的頭,說一句“I love you.”“You are a good pupil.”學生會表現出輕松歡欣,神情飛揚,上課時教學雙方都樂于接受對方的信息,教學活動將順利展開。所以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共同感受和諧、歡愉,感受生命價值得到體現的喜悅,感受師生合作的歡樂。
教師必須明白每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構成,教學過程不只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和自身發展的過程。所以教師怎能不為之奮斗?為之而全情投入呢?教師要讓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在變幻無窮的課堂中得到充分體現和發揮。而教師對生命的價值意識,對知識的渴望、追求,在課堂上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激起學生主動參與的強烈欲望,使學生抑制不住活動的沖動。
英語作為外來語言,學生在學習時肯定會碰到困難,學生之間也表現出差異性,我們首先要正視這種差異。因為有了這種差異,我們的課堂才豐富多彩;因為有了差異,我們的社會才有不同層次、各種類型的人才。我們應看到每個學生都有其閃光的一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旺盛活力和潛能。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我們才懂得欣賞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暗含期待。心理學家認為:教師的期望與鼓勵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會成為一種外在的行為目標的誘因,喚起學生內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高尚目標的追求。盡管學生之間有差異,但在最初學習的瞬間,都有一種“愿被老師肯定”的愿望。因此在英語課上我全力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保護激勵學生的一切創造欲和嘗試。我以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生的課堂活動都給予發自內心的贊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真誠地稱贊他們:“You are so clever.I love you.”“That's a good boy.”“How lovely you are.”或點點他們的小鼻子,親親他們的小臉蛋。學生從我的舉手投足中感受到了我對他們的愛意和鼓勵性評價;體會到了自己的生命價值,逐漸消除了用英語交際的膽怯心理,樹立了參與課堂活動的信心。于是都迫不及待地再表現。“Let me try!”“Let me try!”一次,兩次,從不氣餒,因為他們從教師的眼神中看到了力量。
以心靈贏得心靈,用人格塑造人格。我們應當用一顆愛心去感染去教育學生,讓英語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