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
(容城縣容城鎮(zhèn)中心學校,河北 容城 071700)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它主要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對這一科目的學習興趣。可能有的人會說,小學生上信息技術課的興趣濃得很,希望每周多開幾節(jié),學生都很樂于學,還用培養(yǎng)嗎?其實,并不是他們對該學科感興趣,而是信息技術課程沒有考試壓力,而且課堂上也比較自由,又能借機玩點游戲,比起傳統(tǒng)的文化課,他們當然是樂此不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習難度的加深,畏難情緒的出現(xiàn),加上有些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一些學生的興趣將慢慢消磨。如何將學生往好的方面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計算機的興趣呢?要想讓學生保持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的興趣,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采取各種措施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使得我們的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就小學信息課的興趣培養(yǎng),談談自己粗淺的幾點認識。
興趣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先導,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zhí)著地去探索。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chǎn)生了興趣,才會有動機,這樣思維活動得以啟動運行,獲得信息,檢驗信息,使自己的知識水平由量變到質(zhì)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因此,只有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在學習中逐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意識。
小學生大多比較貪玩。由于電腦游戲具有極強的交互性、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因勢利導,把“游戲”適時引入課堂,通過“游戲”將學生潛在的學習勢能轉化為動能,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吃蘋果、青蛙過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啤酒吧、食人花、24點計算游戲、智慧拼圖、金山畫王等游戲,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在課堂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忘情地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指法練熟了,懂得了平常課堂中很難理解的回車鍵、空白鍵、換檔鍵、光標鍵、退格鍵、功能鍵的作用與使用,由于游戲中巧妙地設置一些障礙和關卡,迫使學生去理解鍵盤上的一些鍵的功能與使用,這樣他們就在無形中學會了鍵盤的使用。如果強行讓他們?nèi)W習理論知識,背熟鍵盤字母排列、鍵盤功能,學習效果不見得會很好,同時學生們也沒有更大的學習興趣。
通過教學實踐,我體會到:“電腦游戲是通往電腦世界的捷徑”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認為正確地引導小學生玩電腦游戲是利多弊少。但電腦游戲的取材和活動時間必須要嚴格控制,要選擇優(yōu)秀的適合學生的游戲,更要強調(diào)趣味、益智、學習的功能。
為了能形象地解釋一些概念,我常運用打比方的方法給學生講解。如現(xiàn)代計算機已把運算器和控制器這兩大功能模塊制作在一個芯片上了,被稱作CPU(即中央處理器)。CPU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好比人的心臟對于人一樣。因此當前計算機的檔次也以CPU的速度來衡量。我把CPU比作人的大腦,它是計算機的指揮官。而輸入設備,例如掃描儀,可以比作我們的眼睛;輸出設備,例如音箱,可以比作嘴巴;存儲器可以比作記事本等等。又如講解IP地址時,可以說連接在因特網(wǎng)上的每臺計算機必須擁有一個唯一的地址,即IP地址。它相當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門牌號碼,由小數(shù)點分隔的四段數(shù)字構成。通過采用打比喻的方法,我力求把枯燥的概念講解得通俗、易懂、形象而又生動。
幾乎每個學生都有好勝心,都有較強的榮譽感。組織學生進行比賽,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得到小紅花,他們的興奮勁一下子就被提起來了。針對這一特點,可組織學生開展競賽,“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定時的進行競賽,既活躍了學習氣氛,也增添了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學生在競賽過程中達到了“練”的目的。我在計算機教學中,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各種競賽:在鍵盤操作練習時,進行鍵盤錄入的比賽;在畫圖教學時,評選最佳小畫家等。
同時,還可以利用小軟件,比如在教指法的時候,可以采用“趣味指法”這類軟件來讓學生進行指法練習,他們看到屏幕不斷跳出的英文字母,就會快速地在鍵盤上尋找,努力使自己的輸入準確率和速度提高。如果正確率高,成績突出,電腦又會夸獎他們“你真行”、“好棒啊”等等話語,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節(jié)課很快過去了,可同學們還是意猶未盡,總覺得時間得太快了。這樣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變成了生動的輸入字母比賽和速度比賽了,通過這種方法的練習,也就百練不厭了,很快就掌握指法了。這樣不僅使學過的內(nèi)容得以理解和消化,還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我們可以因時、因地、因人,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