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學,江西 贛州 342500)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下邊記,這種方式也是應試教育最常見的場景。在這種大環境下,老師不僅僅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沉悶和無聊,也讓學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發展的空間,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長期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必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隨著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教學也迎來轉變的機會,英語老師也要順應潮流,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只有自主學習,多多探究,才能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這樣學生才會逐漸進步,學生的英語能力才會真正的提高。
高中英語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講,學生在下面聽、在下面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極度被動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一節課講得內容很多,也很辛苦,但是卻只有極少數學生能夠記住或者是掌握[1]。老師在課堂上講得越多,學生思考的時間就越少,自主表達的機會也就越少,英語課堂也逐漸演變成了老師的個人表演。這樣,雖然老師講解了很多內容,但是實際的教學效果確實很有限的,老師和學生也不能進行有效地交流,這無論是對老師的教學工作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有不好的影響。老師要明白,學生才是課堂上最重要的參與者,同時學生也是學習過程的主導者,只有學生充分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才會有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許多英語老師逐漸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但是改變卻局限在講課的方法,老師很少注意課堂氣氛的調節。當下,很多高中英語課堂的氣氛仍舊是很緊張的,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不處在一條水平線上,老師仍舊有著極大的權威性,這是課堂氣氛緊張的根源。其實,課堂應該是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平等互動的平臺,老師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才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老師和學生要多多交流,更多的交流有助于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還能調節課堂的氛圍。所以,在高中英語課堂上,老師要用一切可行的辦法來改善課堂的氛圍,只有課堂的氣氛變好了,學生才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進一步提升[2]。
眾所周知,學習的真諦不是讓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讓老師鼓勵學生、喚醒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所以,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老師要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經常會有一些奇思妙想,無論是什么想法,老師都要注意和引導,進一步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處,然后在合適的機會讓學生展示出自身的特點,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感覺。
例如,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進行一些調查問卷或者是問題思考等小活動,這些小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更大的興趣去學習,那么這些學生才會愿意用自己的知識去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問題思考的過程中,問題是最為重要的,老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層面,設計的問題需要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高中閱讀理解很多都是出自國外報紙的內容,老師通過組織一次有關國外周報的調查問卷,可以增強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理解的興趣。同時,學生讀的英文文章多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新課改要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主動投入進去,多參與、多互動、多交流,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3]。這其中,小組學習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例如,老師在講課之前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進行分組,每一個學習小組中,每個組員都有各自的分工和明確的任務。因為學生都有很強的競爭性,所有每個組員都會竭盡所能完成自身的任務,從而發揮自己的作用,提升小組榮譽。這樣,每個小組成員都會努力探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每個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這樣就會形成意識的碰撞,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最終達到共贏的結果。小組學習并不代表老師的任務就變得輕松了,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小組的分配還是最后的總結都需要老師有極強的個人能力,所以,老師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調節課堂。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是大勢所趨,同時,學生的成績也證明了自主學習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樣的,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自主學習也是老師很重要的任務,老師可以通過一些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興趣提升了學生才會更愿意去學習。還有,老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小組學習是非常高效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可以共同進步,也能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減輕老師的工作壓力,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學生的成績,最終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