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
(四川省南江縣小河職業中學,四川 南江 636611)
相對于普通高中學生,職中學生心理更為復雜、脆弱。他們由于學業挫折和家庭、社會的壓力產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有嚴重心理障礙。若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則不利于其健康成長。如何加強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在工作中的一些實踐經驗,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針對職中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系統講授學生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有關學習生活方面的心理學知識,這是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
充分發揮學校咨詢室的作用,并且利用心理信箱、網上留言、QQ交流等多種形式,和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溝通,給他們提供一個傾訴煩惱的機會。心理輔導老師保證做到“嚴守秘密”、“有信必復”、“有問必答”,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取得學生的信任,和學生做心靈的朋友,及時幫助學生解除心理困擾,消除心理障礙。
心理測量是教育領域中定量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過心理測量可以迅速而大量地搜集學生的信息,從中可以歸納出學生心理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特點,從而深化心理學理論研究,并據此制定出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心理測量可以為學校的升學就業提供參考,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和人格特征,確定最有可能成功的專業或職業,進而做出最佳選擇。心理測量可以幫助人們查明心理問題、障礙或疾病的表現及其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給予心理輔導、咨詢或治療。
為了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一定要改變舊的觀念,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育人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全面關心學生,包括增強其信心和使其獲得精神的自我滿足等。教師要積極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激勵學生,讓學生樹立信心,產生希望,看到美好的未來。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簡單責罵、體罰,而要在分析中予以引導;批評把握分寸,不挖苦學生,批評中要有肯定,不要打擊學生的自尊心。根據多元智能評價理論和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肯定和賞識,喚起他們積極向上的欲望。
班主任工作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學生健康的人格、優良的心理品質與班主任工作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從現有教學體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輔導至關重要。另外,班級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環節,班主任應利用主題班會及開展各項活動增加班級凝聚力,培養集體主義精神,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每一個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樣有著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方式,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由于職業中學學生成績較差,行為約束力較差,但父母卻望子成龍,造成他們與家長的隔閡。因此,教師應利用家訪、電話聯系等形式努力融洽家長與學生的關系,讓家長樹立對孩子的信心。根據我校實際,開家長會的難度比較大,我們可以印發一些家教知識的傳單對家長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告訴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及時與孩子溝通,創造自由、平等、和睦相處的氣氛。
團委應該積極組建學生社團,發揮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和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諸如書畫協會、舞蹈協會、音樂協會、足球、籃球協會、家電維修協會、電腦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又可以讓學生在社團中交往。人際關系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環節,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學生擺脫孤獨感,學生會感到在社團中交朋友原來是很容易的事。我們還可以在每個社團中培養一些學生心理教育骨干,通過學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導,然后由學生自己宣傳與行動,產生輻射效果,把學校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要求轉化為學生們的內在需求和自覺行動。學校再相應開展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技能大賽和運動會等,讓學生有展示自己技藝的機會。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趣,而且調節了有情緒問題學生的心境。
學校還應引導和帶領學生深入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樣能使職業中學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多種能力,并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掌握市場就業信息及各種職業工種的規范要求,消除畢業后就業時的恐懼心理,適應人才勞務市場的變化要求和社會實踐的需要,做好思想上、能力上、心理上的準備,縮短職業中學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期。
總之,我們應該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予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視,該策略才有實施的基礎;其次將心理教育分布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結合的教育網絡,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與教學的全過程,學校各部門、各種課程、團的活動、班級活動都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此外,還要構建一個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絡,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貫通各個渠道,使各個途徑協同合作,這樣才能真正給學生一片健康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