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連
(廣西欽州市浦北縣龍門中學,廣西 欽州 535317)
學生口才交際能力是一項曾被人們忽視卻日顯重要的語文能力。從目前語文教學的情況看,雖然口才訓練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但還沒有擺在與讀寫訓練等同的地位。那種老師反復講解,學生被動聽講的機械式的教學,造成了學生不善于言辭,影響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隨著當代科技迅猛發展,社會交際的需要已經不能再忽視學生口才的訓練。對此問題,我想談一些自己淺陋的看法。
目前中學生中尤其是初中的一些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相當差,表現在復述、答問、交談或講述中,或聲音低小,吐字含混、發音不準;或結結巴巴,語無倫次;或手足無措,表情全無。有的學生甚至連漢語拼音字母都讀不出來,是什么原因造成初中生口語交際能力比較差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其一是教師教育理念的陳舊,教師囿于應試教育的圈子,不是本著三個“面向”的宗旨培育“四有”人才,而是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沒有給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舞臺。其二,學生在小學的漢語拼音沒有學好,對普通話的聲母、韻母、聲調的發音方法沒有掌握,一旦脫離文字的憑借,就會出現夾雜方言的現象。
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任務應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然而長期以來,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重讀、寫,輕聽、說。教師們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際能力對于學生將來踏上社會后的再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試的壓力,不得不違心地引導學生摳字句背解釋,而把許多能力的訓練擠出了語文教學的課堂。現在,在語文教學改革中,我們必須認識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學生“說”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學主要目標任務之一,必須在語文課中給它以應有的一席之地。
我們的學生不論他們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社會上各行各業,哪不需要口才?就是汽車售票員,商場營業員、賓館服務員也要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當今社會,人們已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對于某些人來說,已經直接影響到其事業,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強化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口才。那么,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應對口才能力的培養給予重視。從社會需求上看,口才的訓練與培養“勢在必得”。
口才不是個人的天生才能,它必須要經過后天的刻苦訓練才能獲得。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從小就注意培養自己的口才,為了鍛煉口舌,他還背了唐詩四五百首,從而使得他成為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辯才。美國前總統林肯為了練口才,徒步30英里到法院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經常模仿傳教士的布道。所以要想練就好口才,就必須像偉人們那樣刻苦訓練。當然僅僅刻苦是不夠的,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學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加速口才的形成。
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不愛閱讀,為激發學生的讀興趣,可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調動積極性。例如,抒情性的散文和詩詞如《菏塘月色》等課文,可采用模仿朗讀方式,教師先播放錄音,讓學生跟隨錄音模仿誦讀,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對話較多的課文如小說話劇等,可以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采取分角色朗讀,目的是讓學生把握說話者的語氣;對于一般性的文章,可以采取分組比賽朗讀,男女生對讀等等方式。只要能多方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讀的多了,在頭腦中儲存的優美詞句也就多了,就能為口語交際提供一定的語言儲備。實踐證明,凡是朗讀好的學生,口語表達也相應要好的多。
初中語文新教材中都有“側聽說”課文,并配有錄音磁帶,這些是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好材料。聽了之后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它“說”出來。但“說”并不等于“背”,背只表明記憶能力好。其實,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說比背更難。背只是機械的記憶,不能體現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說則要考慮如何做到簡明扼要,如何替換詞語,如何把幾句話緊縮成一句話,如何用某個詞語去概括一堆意思,如何使用恰當的句式使語氣連貫起來,如何選用褒貶色彩鮮明的詞語使材料帶有感情傾向等。這些都要求語文教師做適當的點撥和引導。
我們應該首先重視儀態的訓練。說話的儀態是口頭表達特有的要求。實踐證明,它與說話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在口頭表達的過程中,詞語選擇的靈活余地是很大的,然而時間的限制性也是很大的。此外,講話還要求即興思維,這些都與講話者當時的心理狀態有關,因此,不可忽視這方面的訓練。
消除語言雜質是說話訓練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由于講話時有聲音的輕重、語調的掌握等因素對語言雜質形成一個掩蓋面,應該讓學生掌握停頓的藝術。停頓,應該看作是口頭表達的特有品質之一,是口頭語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停頓,對講話者來說,可以穩定情緒,組織思維有思索的余地;對聽者來說是留給他回味的機會,而且能夠引起興趣,使注意力集中。最后,是語言的清晰性和條理化。
說話能力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必須通過多種途徑的訓練才能形成,口才訓練既要多練,更要巧練。巧練,就是要堅持探索訓練規律,制定訓練體系。初中語文教師要改變過去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倡導積極肯定的評價方式,激勵交際信心;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交際情景。把口才訓練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滲透到學生全部活動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