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東寧市第一中學,黑龍江牡丹江 157200
關于課改,我們又是如何做的呢?
高中英語教學任務極其繁重,所以有序推進集體備課既能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發揮以老帶新的作用,同時也能根據各個班級的不同學情制定共性及個性糾錯分析。有針對性的舉一反三。從上學期到本學期我們集體備課的時間始終訂在周二下午一、二節課,在備課前,主備人(學案編制人)能夠將其負責的該模塊學案全部上傳到學校共享資源,在備課期間,各位英語老師利用共享資源進行學案的審核,具體過程如下:
(1)由主備人闡述該模塊學案設計的原則,意圖,預期效果等。
(2)根據教材內容,審核該模塊各個課時教學目標是否符合要求,做到教學目標行為動詞化。
(3)審核各個課時導入部分是否新穎,能否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由被動學習轉變成自主學習,由枯燥的學習轉變成在快樂中學習。
(4)審核學案內容,力求做到以教材為中心,通過認真閱讀教材完成學案。認真研討學案中精選習題,檢查是否有單詞、語句及答案錯誤現象,同時根據重難點對學案中內容進行補充或刪減,盡量使學案做的完美。
(5)對下一模塊各文章中重點句型進行挑選,剖析,為下一模塊學案的編排設計做準備。
學案堅持一課一案,每周六課時六個學案。每模塊平均為8課時,分配如下:第一課時為重點詞匯;第二課時為該模塊第一篇文章的泛讀課,目的在于使學生在掌握了詞匯的基礎上能獨立閱讀該文章,了解文章大意,中心主旨,而后根據文章內容完成相關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三課時是在第二課時的基礎上對該篇文章重點句型的剖析理解,掌握重點詞組的含義及用法。第四、五、六課時分別是對該模塊后三篇文章的泛讀及個別句型的理解。第七課時為語法課,我們會將本模塊中的重點語法在學案上進行細致的解析,并配以相關習題。第八課時為綜合習題課,旨在對本單元知識點的回顧,以使學生對整個模塊的句型,語法,短語等有進一步的鞏固。
詳批的目的在于挑選出每張學案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以便在展示課上作為大家討論的重點。對于答得好的問題則可以根據情況少展示或不展示。二批的目的在于檢查學生是否對于有疑問的地方做出筆記,錯誤的地方是否有認真改正。各小組的展示任務則在上課之前已經分配完畢,節省課堂的每一分鐘。展示環節也是我們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并且努力做到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展示,體現學生風采,在學生表述不準確的地方老師適時做出指導,對展示優秀的學生給該小組加分,充分調動學生小組學習的積極性。
課改這幾年,我們不斷的在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腦筋,總結起來就是一點,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例如,在一堂新課中要首先給學生一個目標,本堂課應該完成什么任務,然后給學生計劃,怎樣完成目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仿照其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怎樣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包括思維的參與和行為的參與。要創造符合學生思維的教學情景,備課中,落實分層思想,針對學生實際,設計教學目標和要求。
盡管課堂改革高度體現了學生“學”的過程,但老師的課后輔導、監督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消化學案中的內容,老師除了自習課經常進班輔導答疑之外,也自制了課堂測試小卷,目的在于進一步督促學生對學案知識的記憶,另外,優生要給予強化訓練,每天可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制訂個性化的作業,因材施教,重點是對一些以前學過的知識的復習,同時夾雜一些拔高習題以加強尖子生的培養。
另外,聽力也是英語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堅持要求聽力天天聽的原則,旨在使學生有語言環境,同時教師也要加大對聽力練習的監管力度。除此之外,各位英語老師也要對本班個別偏科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努力解決個別學生弱勢學科現象。
總之,教師要不斷的把握指導時機,不斷的鼓勵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這幾年的教學事實告訴我們,只要方法得當,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上便是我對課改實施以來的一些做法。同時,我深信只要堅持,將課改進行到底,英語成績的提高是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