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班戈縣中學,西藏那曲 852500
新課改下,初中藏文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自己對學生的錯誤看法,同時優化教學模式,補充完善教材內容,耐心指導初中生學習藏文知識,積累下豐富的知識經驗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帶著“有色眼鏡”,不可能教導出愛學習、會學習的優秀學生;教師做到“公平公正”,才更利于初中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主體優勢的不斷提升[1]。有的學生善于寫作,有的學生擅長閱讀,藏文教師通過組織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課堂活動,充分滿足他們的個體需求,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藏文教學質量會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以往的初中藏語文教學中,之所以教學效率低下,重要問題是老師教學中理論與實踐之間嚴重的不符合,因此,為了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必須要徹底擯棄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藏語文老師在進行藏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西藏地區學生生活的環境著手,將生活化的內容引導到教學中,讓學生從熟悉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這樣學生便會樂于積極的參與學習。同時,在初中藏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依據藏語文課本知識進行聯想與想象,并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運用知識的習慣,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
課堂教學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主導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對象、主體。通過教師的“導”,促進學生的“學”。以師生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教師的“動”,體現在課堂教學情境的設置,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教學內容及進程的控制,教學重點、難點的點撥,課堂教學氣氛的激發與調控。學生的“動”,體現在圍繞課堂教學目標、要求、內容的動腦、動口、動手,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師生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改變了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一言堂的弊端。使學生在“動”的過程中。學習熱情得到釋放和鼓勵,學習欲望得到增強和體現。除了師生互動,學生間也應互動。如某一學生提出疑問或在回答有關問題時,答案正確與否,教師不急于表態,而讓更多的其他同學發表意見,進行討論,參與評判,得出結論。學生間的這種互動熱情越高,說明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越高,說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要知道,這是比單純地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一種素質的體現。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間的互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組織開展初中藏文教學活動,教師要切實把握學生作為中心這樣一個基本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發揮主導的作用,而在學科學習中,一定的訓練成為一種學科教學的主線。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更多體現在對于課堂教學設計和組織開展等方面,而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也更多地體現在對于學生主體意識激發和主體學習能力培養方面。所以,學生如何才能變成學習的主人,如何才能有研究的興趣和欲望,除了與學生自身早先建立起來的對于學科的興趣以外,更多還需要教師將自己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善于激勵,善于引導,善于給學生營造出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氛圍[3]。所以,在遇到一些容易引起大家分歧的教學內容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可以組織辯論演講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地引經據典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一些活動訓練能夠讓學生主觀上感受到被教師的尊重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做出充分的努力,從而讓自己有一個優秀的表現。并且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可以在思想觀點方面互相的啟發,在知識方面互相的充實,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來說是極有好處的。
總之,必須創新初中藏文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藏文教學的整體質量,使初中學生朝著正確方向去發展,充分發揮主體優勢,最終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民族文化傳承等做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