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杰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123)
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今天,新媒體作為信息傳遞的最新載體,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廣、更快和更加便捷,加之科技的發達,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普及,更加擴大了向受眾傳遞信息的途徑,這也是與傳統媒體所不同的地方。當代大學生成長在新媒體時代下,其影響已經深入到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正是由于新媒體時代特性,大學生已經占據了學習的主體,由被動地接受知識信息轉變為主動的在網絡中尋找、學習甚至制造信息,學習資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這樣的特征也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信息的學習更加便捷。
榜樣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具有直觀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對于剛剛邁出生活舒適圈的大學生來說,對社會當中一切事物都充滿新鮮感,生活中沒有了父母的照料之后自己動起手來對于一切都是迷茫的,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自我定位也同樣不夠清晰,而優秀“榜樣”所起到的標桿作用,是大學生迷惘之中的一盞燈,使其受到感染帶來更多的正能量并幫助他們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狀態,促使自我價值觀念的形成,健全人格以及提升自身創新行為,促進更積極向上的自我發展,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育活動。透過榜樣教育所帶來的正面能量,反省自身的不足與“榜樣”之間的差距,幫助自己確定明確的前進方向,受到榜樣力量的約束,促使自己走向時代主流的道德準則,防止誤入歧途。而價值載體真實可見、生動鮮活是榜樣教育最大的優勢,相較于其它形式的教育活動來說,榜樣教育更加貼近人性、貼近生活,對人產生的價值影響更加強烈,也正是因為這一優勢的存在,使榜樣教育成為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
而在如今的高科技時代背景下,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的主流休閑方式,而在獲取信息渠道中,互聯網也已成為大學生獲得信息來源的首要渠道,透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互聯網對大學生的思想方法和價值觀念產生著巨大影響。如今眾多高校利用網絡平臺擴大榜樣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在這之中出現的些許問題,使在網絡語境下對學生的教育更加深刻。
當代大學生都是正值青春的熱血青年,他們與過往的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他們追求個性發展,因此,大學生榜樣教育過于形式化是行不通的,需要貼合學生實際生活,教育者應抓住這一特性,拒絕形式化,進行方式上的創新,而不是使用陳舊的教育方式。再者,在建設現代化高校中,學校官網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許多學生甚至到畢業都沒有登錄到官網瀏覽,學校官網對學生并沒有吸引力說明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對于榜樣教育的推廣沒有起到正面影響。在榜樣教育當中,忽視了將傳統時代精神與現代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性,傳統文化雖是精粹,但生搬硬套的老套方式無法讓大學生接受,必須把傳統文化的精粹與現代社會背景相結合,再進行宣揚,才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通過新媒體媒介宣傳以及定期在學校中開展教育講座等方式,都可使學生對榜樣有更好的定義并帶動榜樣教育,而榜樣教育的范圍本就是寬泛的,對學生影響大,尤其是對于榜樣的親身講述和宣傳更加有說服力,如大學創業講座的定期舉辦,就是成功的創業人士通過自身經歷的分享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等一系列問題起到指導作用,故教育者可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啟發。榜樣教學所選的榜樣并不都是取得巨大成功、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巨大并且距離學生十分遙遠的人,而是對社會做出一定貢獻與犧牲,身上具備某種美好品德、在一定領域內取得成就的人士,能夠讓大學生通過榜樣學習到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并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計劃,使之做出一定的改變,成為更加優秀的人就能稱之為榜樣。這種形式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深遠長久、潛移默化的,通過一定的實踐得出結論,榜樣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一種教育方式。
如今的高校教育還停留在借助傳統主導傳播媒體的落后形式,沒有將新媒體進行有效的利用,這需要高校緊跟時代步伐,通過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現代化教育的快速轉變,將榜樣教育的優勢最大化的體現出來。但我國高校在開展榜樣教育時常常會忽略在校大學生使用網絡的比例,在全國范圍內沒有權威的榜樣教育網絡平臺的搭建,而校內的榜樣教育平臺大多依賴學校教育平臺,專業性低甚至不具備專業性,對與大學生的思想建設幫助不大,并沒有致力于與專業平臺的建設,只是流于表面,無法將平臺的真實作用發揮出來。而對于已經初具雛形的網絡平臺,大學生的瀏覽意愿也極低,缺乏吸引力,在模式、任務選擇和內容等方面沒有進行創新,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設置內容枯燥乏味甚至千篇一律,缺少當代學生所喜愛的動態性,只是將文字排版出來,這樣的形式無法引起大學生的瀏覽和閱讀興趣。在網絡榜樣教育上,各高校應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做出實地調查研究,以學生的興趣點做為建立資源網站的根本,從而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榜樣教學對學生的影響。而目前我國還未形成這樣的網絡榜樣教育資源,這也是我國大學生教育資源落后的一大原因。
高校在對榜樣進行選擇時,類型單一重復。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高校在進行榜樣選擇時會將著力點放在對于榜樣的完美塑造上,選擇一個毫無缺點的人物形象作為學生榜樣教育的標準,但這種形象的刻畫一旦過于完美,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多元價值對于這種完美形象具有一定的沖擊力,因此,選擇榜樣過于單一或者過于完美都會造成學生的審美疲勞,從而使榜樣教育失去了其本該擁有的效應。加之近幾年來,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使學生面臨著多元化的選擇,促使形成多元化風潮,意味著學生們將會面臨著更加多元化的選擇,而網絡當中所爆出的頂級流量或者是名媛千金所爆出的負面新聞中的價值觀,也可能會成為學生們錯誤的榜樣選擇。
大學生是一個群體的代名詞,在這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與追求,這是一個多樣化的群體,所以單一的榜樣不能滿足每個人的榜樣需求以及不同層次的精神需要,并且思想道德教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層層遞進有階段之分的,故高校在進行榜樣的選擇時,應注重榜樣的多元化,盡可能地滿足每一位同學的需求,促使榜樣教育對每一位學生都能起到正面的積極作用,在這些榜樣中,既要有學生身邊的頗有成就的專業尖子還要有在國際中赫赫有名的學者,還可以有身上擁有美好品質的偶像明星,榜樣的選擇不是呆板固定的,而是一個豐富的選擇,在其中可以幫助每位學生構建更加牢固的思想道德并對其終身發展起到引導作用,為學習和生活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
凡事都是雙刃劍,有利必有弊,隨著網絡技術在新時代中的飛速發展,一些網絡虛假信息也逐漸興起,而政府的工作力度也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加強,嚴厲打擊違法虛假信息的發布,提高網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是不能停止的因為網絡技術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歇,在提高工作力度的同時出臺相應政策,用法律手段制約虛假信息的發布,將政策條款詳細化,滲透到網絡的方方面面,使不法分子無漏洞可鉆,只有擁有了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大學生才能在尋找榜樣典范時避免被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所欺騙,盡力營造一個真實可靠的網絡環境,為大學生的進步與自身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其實榜樣與實際生活的距離不宜過大,有的學生無法理解為何要將素未謀面的人當作自己的榜樣并向他學習,無法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以及點對點的學習,這也是為什么這部分學生無法接受榜樣教育的原因。對于這一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學生之中選擇思想道德教育程度高、并十分努力愿為生活奮斗的學生作為模范先鋒,以他們為榜樣,使其周邊同學的生活都能夠受到感染并向他學習,比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獲得一定成就的學生、拾金不昧對社會作出一定貢獻的學生,所涉及的方面不做局限,這些榜樣都是在同學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榜樣,他們與實際生活與學習聯系緊密,這對于大學生的榜樣教育的影響程度是遠遠大于其他榜樣的,與此同時,學校可利用網絡語境,建立學校貼吧、學校微博等一系列學生關注且緊跟時尚潮流的方式對這些身邊的榜樣進行大力宣傳,促使榜樣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做出正面影響以激勵其朝更好人生之路大步邁進。
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使大學生榜樣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豐富和深化,但網絡推廣方式仍然將無法適應大學生現如今成長要求的問題。網絡語境下的大學生榜樣教育是教育潮流不斷向前推進的一個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學校對大學生進行更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教育方式,它的實施過程及背景十分復雜,并且在這個過程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需要高校教育者、社會和學生自身三方共同努力去解決當下問題,學校方面則需要不斷地創新,具有高速的思維能力以及辨別能力,在出現問題后以靈敏的鑒別能力提出解決的方法,抓住問題的核心,把握問題實質,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導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