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
(廣昌第二小學,江西 撫州 344900)
教育想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進行改革,作文教學也要如此。傳統的作文教學,老師都采用點撥或是啟發的形式,通過為學生朗讀范文,讓學生思考與寫作。信息技術的發展沖擊了傳統作文教學模式,因此,一個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作文教學中可以豐富作文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當前,很多學校的老師都不能真正理解信息技術,也沒有形成正確的信息技術應用觀念,導致小學作文教學效率沒有在根本上得到提升[1]。有的老師看到很多作文教學成功案例,或者是作文教學優質課堂都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很大關系,于是,就認為信息技術是萬能的,沒有正確的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老師只是看到了信息技術帶來的優勢,忽視了信息技術帶來的弊端。作文教學中,老師盲目的應用信息技術,忽略課程的本身特征,給教學帶來嚴重的負擔和阻礙,不僅不能提升作文教學水平,還給教學活動添加了很多負擔,達不到作文教學的目標,阻礙作文教學的發展[2]。
教學的實用性影響教學的實際效果。因此,小學作文教學中,老師準備的教案不僅僅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要有一定的實用性,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參與到作文教學中,提升作文教學效果[3]。但是,小學作文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為了提高效率,都是直接在網上下載相應的課件,缺乏實用性。雖然有一部分老師能夠自己制作課件,然而課件也不過是素材的堆積而已,有趣味性,缺少知識性,嚴重阻礙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更不利于小學作文教學的發展。
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給學生創設合適的作文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升學生寫作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寫作。現代教育中常見的教育方法就是情景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4]。小學生對于動畫有強烈的興趣,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老師可以用信息技術選擇合適的動漫素材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幫助學生創作高質量作文。新課程要求,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寫作教學,要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作文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小學作文教學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看圖作文的能力,教學中,老師要應用信息技術把圖片清晰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學生寫“夏景”這類作文時,可以在互聯網搜索和夏天景色有關的歌曲、詩句、散文、動漫視頻等,讓學生體會到夏日美景的特點,從夏天的聲音等特點入手寫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信息技術可以讓寫作素材得到豐富,在網絡發展的今天,老師可以從很多途徑獲得教學材料,用信息技術整合這些材料,形成教學素材,拓寬學生眼界,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增加學生閱讀量,讓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升。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擴充教學內容,網絡上有各種形式的資源,老師教學生寫作的時候可以根據教學資源設計學生喜歡的題目,把和作文題目相關的資料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寫作,提高學生想象力和寫作能力[5]。應用信息技術能讓教學策略得到改變,老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具體的教學過程。作文的靈魂是感情,作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能讓學生獲得感悟。
例如,教學生寫關于“20年后”這篇作文,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科學發展的視頻,讓學生體會到社會進步之快,然后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進行創作。同時,在視頻觀看中,學生也能產生情感的共鳴,增強愛國意識。
新課標指出,小學作文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還要重視對學生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作文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不斷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和鑒賞能力。
例如,老師教學生如何寫說明文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多媒體屏幕上給學生播放“形形色色的植物”這段視頻,視頻里有各種各樣的說明文,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就會明白說明文的含義以及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自學到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以及寫文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不需要為學生做特殊的說明,更不需要過多強調作文的寫作方法,讓課堂效率得到很大提升,老師的教學壓力也會減輕不少,一箭雙雕,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很大的作用,也有很大的教育價值,不僅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與當今教育發展趨勢相符合。寫作教學應用信息技術實現了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完整融合,教學資源實現優化,學生學習主動性被充分激發,創作欲望大大增強。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更多的興趣學習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得到提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中是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當代教育的需求,不僅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更能促進我國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