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麗
(山西省臨汾市蒲縣克城鎮克城中學,山西 臨汾 041208)
眾所周知,初中生處于走向成熟的過渡期,他們的好奇心強,對事物充滿興趣,渴望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得到他人的肯定,但其意志力較差。面對這樣的學習特點,合理設計,不斷完善課堂提問環節就顯得更加重要。為此就要找出現階段課堂提問誤區,積極采取措施走出誤區,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很多時候老師只把提問當做一個教學環節,為了提問而提問,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當他們向學生提出問題后,出于趕教學進度或老師個人的原因,總是提出問題就想立馬得到答案,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往往學生正在思考的時候就被老師打斷,不能真正的通過提問對學生有所啟發。
數學是一門嚴謹性學科,但不可否認,它也是生活中的趣味學科。數學無處不在,同時回歸到課堂上來,數學也是極其靈活的一門學科,往往一道數學問題會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可是在實際課堂上,老師總是限制學生的發散思維,即使對學生提問,也總是試圖左右學生的想法。比如老師在向學生提問如何解方程3x-3=-6(x-1)?時,被提問學生說覺得這根本就不用算,一眼就看出來答案是x=1。可是老師卻堅持認為每道題都要按部就班,并指責學生投機取巧,對所學知識掌握的不扎實。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不少老師對所提問題有自己的一套所謂的標準答案,并不會在意學生的想法,只是通過提問引出自己的答案而已。無疑這樣長期下去,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會被關在籠子里,對待數學知識不能靈活應用,只會生搬硬套,不僅如此,學生也會感覺到數學學科枯燥無味,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課堂有效提問不僅能夠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來,也來在一定程度上打開學生思維,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可是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所提問題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難度大而空,所提問題較偏,學生不知該如何作答,課堂氣氛緊張,不僅挫敗學生的學習信心,也嚴重阻礙師生正常交流互動。
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在提問學生的時候老師經常會說:"這個問題比較簡單,相信你們都知道答案,誰來站起來回答一下?"或者說:"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有誰會嗎?起來給咱說一下思路"。看似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卻給學生造成很大壓力,作為一名初中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開始成熟起來,也很迫切的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肯定。所以對于老師這樣的提問方式,簡單的問題也沒有人愿意回答了,一方面覺得沒有挑戰性,另一方面回答出來了也沒有成就感,甚至有的學生怕自己回答錯了被別人嘲笑;對于有難度的問題,大部分學生會覺得自己不會很正常,情有可原,就干脆不去思考了。所以說教師的提問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提問效果。
老師在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留一些時間進行思考,然后再讓學生作答。有的教師提出問題就想立馬從學生那里得到答案,根本不給學生考慮的時間。但是在課堂上提問時到底給學生多少思考時間才能既不影響教學進度又達到提問的積極效果這需要老師靈活把握。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其在課堂上的重要程度合理安排時間。比如一些簡單過渡的問題或考察學生對某知識點熟練程度地問題就可以進行的稍微快些;對于一些重點或者難點的問題就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回顧和應用所學內容對問題作出解答。
既然選擇提問,就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比如在講解利用圖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x2=x+3的近似解時,對學生提問時學生可能會選擇畫出函y=x2-x-3的圖象進而求解。這個時候老師要在肯定學生思路的同時啟發他轉換思路,利用y=x2和y=x+3兩個函數來求其交點得解。不能武斷的否定學生的思路,要積極引導,幫助他們樹立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觀念,開拓他們的思維。并且對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與老師預定答案不同的思路要及時肯定,如果確實是不錯的想法老師要虛心接受。通過提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奧妙和學習的樂趣。
課堂提問,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來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不僅培養學生自己整合所學知識的能力,也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樹立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觀念。設置提問時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難度的問題,對于較難的問題就提問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同理,簡單的問題就讓成績較差的學生來回答,這樣讓課堂上的每位同學都感覺自己在課堂上有存在感,有助于更好的學習。
課堂上進行提問環節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整體提高課堂質量。為此課堂提問要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感受。不能進行局部互動,要使全班學生都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但是也要避免向集體提問,那樣的提問沒有任何意義,還容易混亂課堂秩序。老師可以先提出問題,給時間讓學生思考,然后再挑個別同學來回答。對于比較復雜的問題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回答,打開他們的思維。這樣做能夠讓學生擺脫依賴,獨立思考,也能夠促進每位學生尤其是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總結:總之,如今初中生課堂提問情況并不樂觀,流于形式的、低效的提問層出不窮,而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課堂提問這一教學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課堂提問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合理的提問環節,學生要緊跟老師的步伐,積極參與,深刻思考問題。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讓課堂提問邁上新臺階,不斷改善初中生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