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靜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崔莊鎮北營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550)
歌唱是音樂教學中感受、體驗審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國音樂理論家舒巴爾特指出:“人聲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他聲音,只是這個原音的遙遠的回聲。人的喉嚨是創作的第一個最純潔的、最卓越的樂器?!备璩墒鞘褂變喝硇牡耐度?,可以培養他們的樂感和美感,豐富他們的音樂表現力,終生保持他們對音樂的熱忱。那么如何來進行唱歌教學首先必須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與理解水平的歌曲教材,同時還需要教師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作為老師應該供給孩子發展這種潛在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幼兒年齡小,活動好動,有興趣但容易轉移,情緒不穩定,如果讓幼兒隨著教師一遍遍的反復學唱,勢必會引起幼兒的反感,對學唱歌曲失去興趣,而要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學任務,不能只單單教會幼兒演唱而達到目的,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加以誘導。伴奏能增強歌曲的表現力。幼兒唱歌時的伴奏運用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首先是教師范唱要以清唱為主,但這不是絕對的,可以考慮在幾次范唱中穿插運用伴奏。范唱中的伴奏要簡單,突出主旋律,不能妨礙幼兒聽清曲調。其次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唱歌的熟練程度和演唱形式來安排伴奏。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安排不同的伴奏。
在幼兒認真傾聽歌曲的時候,也可以結合自己日常經驗體驗不同的情緒情感,進而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在這個情境中不需要太多的用言語來表達,只要用優美的歌曲來填充,把幼兒自然而然地帶入歌曲的情境之中,激發他們通過自發地聯想進入想象的特定情境。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不僅使幼兒熟悉了樂曲和歌詞,而且起到了愉悅身心的功用,可以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學習歌唱的欲望。例如在學習《搖籃曲》時,可以讓幼兒閉著眼睛聽著音樂的旋律,老師輕聲地哼唱,當欣賞完這首歌曲時有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說:“這首歌很好聽!”“我感覺要睡著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體驗到了搖籃曲的特點,也感受到了搖籃曲的意境,同時也可以增加他們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
一首歌曲包括樂曲和歌詞兩個部分,兩者也是歌唱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在熟悉了歌曲之后,記憶歌詞便成了重要的任務。短時間內讓幼兒完全記住歌詞成為唱歌教學的難點,這也使我們老師容易走入教學的誤區,一遍又一遍反復“訓練”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對唱歌活動逐漸失去興趣。
老師可以根據歌曲中歌詞的特點,創設一些游戲的情境,讓幼兒在這種游戲中自然地記住歌詞,孩子們邊說歌詞邊表演,即調動了教學氣氛又培養他們對歌詞的表現力,更能幫助在輕松的角色情境中來記憶歌詞。在《營養早餐》的活動中創設了賣早點的游戲情境,幼兒在活動中從開始的顧客的身份聽老板的叫賣,又以顧客的身份進行游戲,到最后以老板的身份來也來叫賣早點,這個過程中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來參與活動,不僅興趣很濃,更是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情境中逐漸地記住了歌詞。有的歌曲可以借助一定身體的動作來進行游戲,也可以激發他們記憶歌詞的興趣,例如在《幸福的豬小弟》活動中,就可以用手指游戲的形式來讓幼兒邊表演、邊念歌詞,當這些歌詞變成了形象的動作,幼兒在玩玩、念念中很快地就熟悉了歌詞,對后面的演唱起了很好的鋪墊的作用。
歌唱活動中唱是很重要的,那么讓幼兒愿意唱?正確地唱?是需要我們來思考的問題。每首歌曲的風格和表達的情感是不同的,那么在演唱中所需要演唱的聲音也是不同的,有的歌曲是溫柔的,如《柳樹姑娘》需要時表現柳條在風中搖擺的優美,那么我們需要的聲音也應該是溫柔、輕聲的,可以用形象的語言如:我們要把唱得時候要像穿珍珠一樣,把聲音連起來;有的歌曲是活潑、歡快的如《小小蛋兒把門開》就是表現小雞出殼以后對外面世界的好奇、愉悅,在演唱的時候就需要用歡快的聲音,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這是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形象的語言如:我們的聲音就像拍的皮球一樣,拍下去就彈了起來,或者可以說像小白兔在輕輕地跳。有的歌曲是表現堅定、有力度的如《我是小海軍》,在演唱的時候就需要用一種鏗鏘、有力的聲音來表現,可以對幼兒說我們唱的每個字都像是解放軍叔叔在很神氣的走路,一步一步很有力,在幼兒唱的過程很可能會出現大聲喊的情況,這時老師也需要進行引導、范唱,讓幼兒來區別大聲喊不等于響亮、有力。當然每個樂曲在我們組織活動前都要去細細地推敲、思考,只有老師有了深入的思考后,才能在組織的過程中有目的、有效地區引導,幫助幼兒逐步地學習一些正確的演唱方法。
總之,我們的幼兒園歌唱活動需要老師根據每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以及分析不同的歌曲的內容,來制定合理的目標以及采用有效的方法,只有老師靈活地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教學環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幼兒在歌唱的活動中感受到唱歌的樂趣、體驗到音樂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