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
(鐵力市圖書館,黑龍江 鐵力 152500)
整個實踐的特性對于不同的實踐活動來說是一種共性的東西,而具有這種共性的各種實踐活動又表現出不同的特性。圖書館管理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所謂圖書館管理的總合性,從空間來說,它貫穿在一切圖書館活動中,存在于圖書館活動的一切方面和一切領域,凡是有圖書館活動的地方,就有圖書館管理存在。從時間來說,它與圖書館共始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形態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傳統的紙質圖書館可能會逐漸萎縮,虛擬圖書館、電于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或網絡圖書館將登上歷史舞臺。只要還存在圖書館活動,不管其形式如何,仍然離不開管理。
任何圖書館管理都必須依附于一定的圖書館業務工作,它的全部實際內容和具體形式離開了其他的業務活動就不能單獨存在,圖書館管理總是對某種業務活動(文獻采選、分類編目、書刊借閩、參考咨詢、文獻檢索、情報研究等)的管理。圖書館管理的這種依附性主要表現在;圖書館管理的目標必須依托于具體的業務活動才能實現,圖書館管理的過程總是伴隨著其他業務活動的進行而展開,圖書館管理的結果則總是融合在其他業務活動的成果之中。也就是說,圖書館管理必須以其他某一種、某幾種或全部業務活動作為自己的“載體”。
所謂協調性,是指調節和改造各種管理對象之間的關系,使他們能相互適應,按照事物自身固有的規律性在整體上處于最佳的功能狀態。圖書館管理與其他業務活動不同:
首先,從活動的對象來看,一般業務活動總以某個特定的具體事物作為自己的對象,如文獻采選以圖書館未收藏的新書、新刊、新報、新光盤等文獻載體為對象,分編工作以圖書館已采購回來的新文獻為對象,咨詢服務以讀者為對象等。
其次,從活動的任務來看,一般的業務活動部有自己特定的具體任務,它們或者是為了購回本館讀者所需要的文獻,或者是為了改變文獻的形式特征,或者是為了將讀者所需要的文獻傳遞給讀者,或者是對讀者進行信息檢索技能培訓,或者是為讀者提供咨詢課題的解答方案等。圖書館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協調入們之間的關系和利益,協調人們活動的狀態和過程.使圖書館各種業務活動的要素建立某種有序的優化結構。所以,圖書館管理是一種柔性的社會活動,圖書館管理者一般并不直接從事信息產品的生產或信息服務活動,他們主要是通過協調各種業務活動的內外關系,特別是館員之間的關系以及館員和讀者之間的關系,使各種要素、各個環節在共同目標——最有效地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的指引下,消除彼此在方法上、時間上、力量上或利益上存在的分歧和沖突,統一步調,使圖書館的各種業務活動實現和諧運轉,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圖書館管理的組織性,一方面指的是圖書館管理活動總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如學校圖書館、科學圖書館、企業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工會圖書館等)進行的,這種組織是由進行管理活動的人所組成的一個有序結構。組織既是管理的主體,因而任何圖書館管理都是由一定的組織機構〔即特定的圖書館)去進行的;同時,組織又是管理的對象,因為任何圖書館管理部是對一定組織(即特定的圖書館)的管理,孤立的個人,離開了一定組織的人,是無所謂圖書館管理的。另一方面,它指的是圖書館管理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組織活動,這種組織活動得分散的資源如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穩定的、能夠不斷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的物質和社會雙重結構的過程。這種組織過程既把各種離散的、無序的事物結合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管理組織系統,這是圖書館管理活動得以進行的物質和社會實體;同時又能不斷地根據變化著的外部和內部情況,對管理活動的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整,以尋求相適應的最佳物質與社會的匹配關系,使圖書館系統朝著管理的目標運動。
管理在本質上是變革活動,是使人獲得真正自由的活動。管理的特點就是變革——迅速的、不斷的、根本的變革。唯一不變的事就是變革。圖書館管理也不例外。從現象上看,圖書管理有保守的一面,它要維持圖書館系統一定程度的穩定,要用一定的原則、規章制度約束圖書館的成員。但是,保守性、束縛性只是使圖書館獲得發展、使個人獲得真正自由的手段,因而是暫時的、相對的。穩定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因為圖書館系統中的人、財、物、信息等要素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圖書館系統外部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環境也在石斷變化。要實現對圖書館的真正有效管理,目標和計劃就要反映對象的變化,協調活動就要使系統內外因素的配合在變動中趨向合理,要不斷通過信息反饋實現對圖書館的動態控制p要根據圖書館的發展改變失去合理性的規章制度。
圖書館管理的動態特性并不意味著圖書館管理沒有規律可循。盡管圖書館管理是動態的,但還是可將其分成兩大類:一是程序性活動,二是非程序性活動。所謂程序性活動,就是指有章可循,照章運作便可取得預想效果的管理活動,如制定讀者服務工作中的各種規章制度,制定人員管理工作中的錄用、獎懲、培訓等方面的條例,制定行政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制定后勤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等等。所謂非程序性活動,就是指無章可循,需要邊運作邊探討的管理活動,如建造新館、建設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圖書館組織機構的調整、復合圖書館的設計等。
而資源配置是需要成本的,因此管理就具有經濟特性。圖書館管理的經濟性首先反映在圖書館資源配置的機會成本上,管理者選擇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是以放棄另一種資源配置方式為代價而取得的,這里有個機會成本的問題。其次,圖書館管理的經濟性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選擇上的成本比較,因為在眾多可幫助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方法中,其所費成本不同,故如何選擇就有個經濟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