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芳
(廣昌縣第二小學,江西 撫州 344900)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識字是教學中的初級階段,也是小學教育的基礎。教師教會學生識字的教學質量不僅會影響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也會影響整個國家的文化質量。在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很多詞語要學,如果采用傳統的識字方法,學生將很難記住,很容易忘記,并將導致課上的效率低下。為了使課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很多小學語文老師會選擇隨文識字教學。
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字離不開詞語,詞語離不開句子,句子離不開課文”。隨文識字基礎打的好,學生學習書本上的字詞更加容易。詞、讀、寫的緊密結合,可以提高學生認識字的數量和學習新詞的一些質量,這是一種適合學生又非常簡單的辦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用課文閱讀,用文字閱讀新字符,并且同時閱讀,結合課文學習都會有利于幫助學生。首先:邊閱讀邊識字,有利于讓學生掌握漢字,更進一步了解漢字。其次,識字與閱讀緊密結合也有利于學生記憶力的發展。最后,識字和閱讀相結合,在學習新的內容學習新的詞語,一起鞏固復習。
綜合來說,在低年級學習隨文識字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學:
一、閱讀知識,隨著課本來糾正讀音。在低段教學中,學會正常發音,經常會用到聽,讀兩種有效的辦法。怎樣跟著課文來糾正呢?就是當學生第一次讀課文時,隨機的把誤讀的字拿出來改正,提出不好讀的音,讓學生反復讀,例如平舌音、前后鼻音。像閱讀中一些容易讀的字詞,老師可以不用拿出來重點講。因此,這要求教師在課程時梳理新詞,把握里面的內容,以便在課堂上能更好的教學。在讀準單個字音的基礎上,再把正確的字讀一遍,然后把字放入文中讀。
二、進入情境,了解文中的意思。在學習課文時,要利用多種方法理解字詞義,這種理解不同于高年級教學中對詞語的解讀,而是要讓孩子大概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分清詞義,對于一些關鍵詞不要模糊概念,理解到位。在理解詞的意義時,要注意詞的講解,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比如在部編版二年級年級語文下冊《蜘蛛開店》里教學第一段時,讓學生理解“蹲”字,老師讓學生在課堂做蹲這個動作就理解這個字義。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蹲一下放松了,而且也記住了這個字及它的意思。閱讀課文也是理解句詞含義的好方法,可以讓學生閱讀識字同時進行。并且在識字的基礎上進行閱讀訓練,識字是為了讀書,因此,識字后的閱讀過程是學生鞏固生詞的過程。
三.描仿入體,對字詞的形狀產生記憶。低年級需要記憶很多字,讓他們集中注意力記憶字體就會增加難度,這不符合兒童的識字心理,也不科學。在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已經出現了許多熟悉的新字,在學習這些字的時候,有必要逐步滲透,利用字的特點來學習。簡而言之,讓孩子們記住字形,并達到記住字形的目的。
每次我都會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習在課堂上所學的每一個新詞,有機地把學習和寫作結合起來,注重寫字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得到滿意的結果。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小書包》這一篇課文時,教學生寫“早”字時,我先給學生看“早”字,教他們分析結構:“‘早’由幾部分組成?是什么結構?應該怎么寫?” 有的學生會回答,“日”字在田字格中應該怎么寫,“十”字在田字格中應該怎么寫“日”要寫得寬一些,在田字格寫在上面,下面留點位置給“十”。
并且,教師還可以用各種不同有趣的方法教學生,讓學生能夠認識的詞語越多,他們就發現熟悉的詞語與新詞語之間的異同就越多,學習用漢字的加減來記住生詞。這種學習方法用多了,識字快,也變得有趣,在班上,很多同學聚集在一起,他們會想到各種識字方法,教師指導他們互相交流,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正逐漸從形象思維轉向抽象的邏輯思維,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仍帶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因此,隨文識字非常適合低年級的思維特點。并且,隨文識字是把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可以提高學生認識字的數量和學習新詞的質量,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