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波
(貴州省金沙縣巖孔街道初級中學,貴州 畢節 551800)
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初中歷史是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價值。許多學生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會覺得乏味、枯燥,因此,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為了有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那么教師就要利用大量的史料來開展教學。通過對歷史故事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史料的作用,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有效地弘揚與傳承我國的歷史文化。
由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習內容比較豐富,并且繁多。如果教師照本宣科,那么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學效果。歷史故事有著較強的故事性,可以通過比較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與個性鮮明的人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如此一來,學生會更加喜歡歷史課程,更加積極地學習歷史知識。所以,教師就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合理地引入歷史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更加熱愛歷史學習,更快更好地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內容更為理性化,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了解歷史文化,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并且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1]。不僅要讓學生聽故事,另外也要讓其學會講故事,通過大量的訓練與引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完善,同時也是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歷史故事的作用,通過其中跌宕起伏的歷史故事以及個性鮮明的人物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興趣,引發其情感的認知與共鳴,使其更加愿意去感受、去接觸,有效地弘揚民族文化,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
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中,通過科學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特別是在導入新課時,教師通過歷史故事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歷史故事中的人物或者播放歷史事件的影視資料等,為學生創造出逼真的歷史情境。如此一來,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更加喜歡學習新知識。
例如,在為學生介紹漢武帝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漢武帝的簡介,其中要加入一些在漢武帝時期所發生的歷史故事,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與歷史事件發生的意義,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可以為學生講解金屋藏嬌、蘇武牧羊等歷史故事[2]。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希望了解漢武帝,了解所處的朝代與有關的歷史事件,進而幫助學生鞏固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漫長,需要學生學習與記憶的歷史知識較多。如果學生只是機械地對歷史知識進行記憶,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那么極易會忘記,因此,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中教師就要積極地為學生講解歷史故事,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學習內容,提高其記憶的有效性。
例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與當前學生生活的時代距離較為久遠,生活與社會等諸多方面也差距較大。所以,學生對那個階段的歷史知識在記憶方面會存在一定難度,難以深刻的記憶。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完璧歸趙、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與圍魏救趙等歷史故事,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事件,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其對歷史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當前,在我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如此一來,就會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為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那么教師就要利用歷史故事來加強課堂的互動與交流。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歷史故事準備一些歷史劇,要鼓勵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不同的歷史角色進行扮演。例如,可以選擇文成公主入藏與荊軻刺秦王等經典的歷史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3]。
為了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課后學習效果,那么初中歷史教師就要引導與鼓勵學生在課后時間積極地學習與理解歷史知識,實現對歷史知識的鞏固與記憶,提升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布置歷史作業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歷史故事,從而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其認識到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提高學習的學習效果,提升作業質量。
總之,歷史學習的重要目的即為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發展歷程,了解民族的發展歷史。歷史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對學生政治觀的形成,對學生愛國意識的培養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歷史故事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歷史素養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就要實現對歷史故事的科學合理應用,進而有效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