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愿良
(河北省博野縣北楊鎮中心校,河北 博野 07130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基本數學思維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是數學教育中實現從傳授知識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之所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要成為課堂學習中真正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我們一線數學教師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變教為導,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一)加強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需要 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認識到自己是學習活動的主人,要讓學生從心里說服自己樂學、好學。
(二)讓學生當小干部、小老師,培養學生主角意識 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放手讓學生學會管理、學會整理、學會自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班上的主角。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當小干部、當小老師,教師只是班級的指揮者,指導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三)自主學習,學生掌握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培養學生學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上課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給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只引導、點撥、提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帶著問題閱讀數學是養成數學思維的好習慣。看到一道題目,要給足學生認真讀題的時間,要給足學生認真思考的時間。我想知道什么?我能求出什么?我能提出哪些問題?我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不要急于動筆,也不要急于下結論,而是思考成熟以后再動手動筆。
如在在教學新課的時候,出示一幅主題圖,要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再讓學生說說獲得的數學信息,再讓學生提出想知道的問題,再讓學生獨立解決,最后讓學生互相檢查,互相評價,找出問題,共同探討,突破重難點。
(一)建模思想 數學模型是對于現實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對象,為了某個目的,在作了一些必要的簡化和假設之后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并通過數學語言表達出來的一個數學結構。而數學建模思想就是把現實世界中有待解決或未解決的問題,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通過轉化過程,歸結為一類已經解決或較易解決的問題中去,并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求得解決的一種數學思想和方法。
(二)符號思維 數學中往往用符號來描述數學的內容,以濃縮形式來表達大量的信息。數學中各種量的關系,量的變化以及量與量之間進行推導和演算,都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數,這種用符號來體現的數學語言是世界性語言,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綜合反映。在數學教學中,小學生學會把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現象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抽象概括為數學符號和公式,有一個從具體到表象再抽象符號化的過程,從接受到運用會遇到較多的困難,需要教師在平時地教學中,從介紹字母使用入手,循循善誘,加強培養和訓練。
(三)類比思維 類比指依據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將已知的一類數學對象的性質遷移到另一類數學對象上去,它能夠解決一些表面上看似復雜困難的問題。類比思維不僅使數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記憶變得順水推舟得自然和簡潔,從而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創造力,通過討論一般化和特殊化和類比過程獲得重大的發現。
(三)分類思維 不同的分類標準會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從而產生新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的結構也不相同。但數學中每一個概念或數量及發展變化都有其特有的本質特征和一定的規律。我們分類時要求滿足互斥,無遺漏、最簡便的原則,并通過數學分類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辨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啟蒙教育。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識到,學生因為粗心而丟分的情況很多,我們要從低年級就開始滲透檢驗的思想,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認真讀題的習慣 數學是一門思維嚴謹、答案準確的學科。學生必須養成仔細讀題、認真讀題的習慣,不能急于下筆,而應先有足夠的時間弄清題目要求,不能盲目答題。如在有一次測試中出現了“只列式不計算”,有很多同學辛苦一半天,就是畫蛇添足、白費功夫。又如“平行四邊形一組對應的底和高分別是20厘米和14厘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條高是28,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很多同學不認真讀題,只求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就寫答語了。
(二)準確計算的習慣 計算是一種能力,數學中的計算是基礎,也是重點,不管任何題型,都離不開計算。學生的數學要想學好,離不開準確的計算。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必須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度。我們應該重視口算、估算、筆算的教學和運用,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檢驗,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如引導學生養成用估算的方法檢驗,用觀察末位計算得到的數字的方法進行檢驗,用再次計算的方法進行檢驗等。
(三)再次瀏覽的習慣 每次作業或測試,都要學生認真逐一檢查是否漏題,或者是否抄錯數字,以免出現一些低級性丟分情況。
數學思維方法的內涵極為豐富,我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做教學有心人,有意滲透,有意點撥,重視數學史的滲透,重視課堂教學小結,要以適應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大眾化、生活化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現實活動,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學會用數學思維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切實、有效地發展,進而提高全民族的數學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