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玉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中心校,吉林 梅河口 135000)
如何讓孩子們在規范中寫好一筆一畫,在喜悅中收獲那份寫字的“靈魂,精美,神韻”為此,我陷入深思。于是,我一直利用語文教學的有利條件,在寫字教學中努力著,積極探尋著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新途徑。
郭沫若曾說: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只要把字寫得合乎規范,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做到筆筆認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潔,從而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寫字要求——規范,卻在寫字教學中被遺忘。那如何規范學生的寫字呢?
著名語文專家張田若先生深刻地指出:語文教師寫字身教重于言教,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起示范作用,而且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給以學生書寫規范,美觀的潛移默化的熏陶。
一是教師要勤練內功,提高自身寫字的基本素養,掌握系統的小學寫字教學的入門知識,不斷地進修,學習有關寫字教學的理論知識,堅持每天練習書寫。書寫時必須做到規范,追求美觀。
二是各科任教師在平時的板書,批改作業過程中,注意寫字的規范性。如:注意自身的書寫姿勢和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間架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個端端正正的字。注重個別輔導,走到學生中間,握著學生的手寫寫,讓學生看看教師是如何一筆一劃規范書寫的。這樣,教師不僅可以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自身的寫字姿勢,提高寫字水平,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學生而言則是一個活生生的標本,這種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刻骨銘心的規范教育。
注重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的教學。縱觀現在小學生字寫得不規范,不美觀,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孩子們沒有受到規范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的教育。低年級的學生初入學,可塑性強,是進行這種教育的好時機,但往往這種寫字的規范教育被繁重,機械的作業抄寫所淹沒。因此“治病先治本”,在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中,就應給予正確的指導。如握筆方法的教學時,要防止“病態食指”的出現。所謂“病態食指”是指由于執筆方法不正確,食指第一節死死地貼住筆桿,使得兩個關節之間形成90度的角,長期寫字后,食指就會出現軟弱無力,向外竟可以彎到90度,但拿細小的東西卻是總抓不起,不聽使喚。其實這種“病態食指”現象在小學生中普遍存在。試想,他們每天都要寫字,每天少則三四十分鐘,多則一兩個小時,能不受到摧殘嗎?
對于寫字姿勢的教學,可以把書寫姿勢的要領編成兒歌。如“頭要正,肩要平,胸要張,背要直,頭稍前探,凳要坐滿,腿成直角,腳掌放平”。便于學生的識記,并把兒歌和教室墻上的寫字姿勢示意圖貼在一起進行對照記憶。抓住要領,姿勢也就正確了,松肩振臂,凝神靜氣,不僅是寫好字的前提,更益于身心健康.注重持之以恒的規范教育,讓這種良好的習慣深深地印在學生大腦中,直至形成一種定勢習慣。
眾所周知,漢字是由點,橫,豎,撇,捺,提,折,鉤八種基本筆畫構成的,任何一個筆畫都有一個基本的形狀,其他任何筆畫的變化形態,都是在基本筆畫的基礎上發生的。因此讓學生掌握基本筆畫的規范書寫至關重要。尤其是掌握規范漢字筆畫的運筆特點,也就是說掌握每一筆畫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方法及力度,速度是練好字的基礎。如何寫好基本筆畫呢 ?
首先得記住基本筆畫的形狀,如何做到“神似”就需要 仔細的觀察。對筆畫的形狀和字的結構的臨摹,也正是在仔細觀察其神韻的基礎上的。因此,基本筆畫的運筆顯得尤其重要.對于漢字筆畫的細微變化,很多學生顯得力不從心,甚至漠然視之。于是,我就開展了師生爭搶“火眼金睛”的封號.看誰眼睛最亮,能看出基本筆畫中的“精妙變化”,那誰就是“火眼金睛”的美猴王了。于是在師生的“爭搶”中,這些基本筆畫的微妙變化已在孩子面前展現無遺了。
其次是在對比中掌握基本筆畫的規范書寫。讓學生辨別并掌握同一種筆畫的不同寫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撇可分為短撇和長撇,當然在對此教學中,應把基本筆畫滲透到一些獨體字的訓練中,并注重規范書寫。
除了要規范寫字外,還要講求字的美觀,激發學生去認識,追求字的美,在愉悅中寫字.魯迅先生就曾這樣概括中國漢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說的就是書法的運筆有音樂般的節奏,線條有舞蹈般的靈魂,結構有建筑般的精美,這就是書法迷人的神韻啊!
《小學語文教學寫字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小學語文寫字教育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而要練就一筆好字就需要不斷,反復地訓練,而這訓練的過程必定包含著一定的辛苦。因此,如何讓孩子們不會厭煩寫字,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花心思,憑借漢字本身的美感,以及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在快樂中自主感受,發現漢字的美,自覺追求美,甚至創造美,在愉悅間收獲寫字的成功。
品賞與練習結合感受寫字的神韻
小學階段的語文寫字教學一直以來未受到太多的關注,雖然小學生天天都寫字,可是實際上對寫字的一些常識,對寫字的樂趣,對寫字的美感卻陌生得很,孩子們只求寫對,寫清楚而已。而離漢字的“靈動,精美,神韻”卻遠。因此要讓學生感受漢字的美,可以為學生有重點地選擇一些碑帖,書帖,多多品賞古今大家的書法作品。如: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等古帖,以及像請龐中華的楷書鋼筆字帖。在品賞古今大家的書法,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我采用講故事的方法,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到漢字的美觀,感受書法家筆下的漢字或剛勁有力,或柔美流暢,由于故事的熏陶,學生對漢字的品賞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在這個“賞習”的過程,教師不宜心急,要有耐心,堅持不懈地指導學生通過不斷地比較自己的習字成果,不斷地品賞書法作品,逐漸地感悟到漢字的形式美,點線美,動態美,結構美,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