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旋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銅陵是長江以南地區發現的最大的古代銅礦冶煉基地,它就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銅陵是商周至唐宋古代銅的開采和冶煉中心,發掘了近百處礦冶遺址。銅陵礦業和冶金的壯麗景色吸引了李白、梅耀臣、王安石和蘇軾等歷史名勝。銅陵縣木魚山遺址、金牛洞古礦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規模的銅礦冶煉生產和發達的鑄造業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珍品。到目前為止,僅銅陵博物館就收藏了1400件青銅文物。有銅器、樂器、酒器、銅鏡等生產和日用品。
除了技術進步,產業融合往往與消費需求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狹義上的產業趨同是指為了實現產出增長而縮小甚至消除產業邊界;廣義上的產業融合是指同一產業。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產業或不同的產業逐漸融合成一個,并通過滲透形成新的產業形式。由于一定的聯系,不同的行業逐漸融合。合并后的產業一般相互服務、相互支持,以實現共同發展進步的目標。整合現實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知識是它們之間的紐帶、實體。產業是文化知識的生產和加工,而文化創意產業是為知識服務的。文化為創造提供了無盡的資源和物質。創造力是表達思想和概念的一種形式。文化滲透到思想和觀念中。
銅是銅文化的基本載體之一,顏色豐富。它的顏色不僅象征著吉祥和財富,而且非常引人注目。它能引發人們的視覺和心理反應。銀白色的銅有金屬光澤。它用于家居產品設計,使產品看起來更簡潔、更時尚。因此,將這種豐富的銅色應用于家居產品設計中,可以使銅由硬金屬變軟,使現代的銅邊和軟歷史感最終得到整合,其獨特的審美感、生命力、藝術品質和環境保護,符合現代鉬的審美趨勢。德恩社會。
銅結構建筑在東西方發展歷史悠久。與鋼筋混凝土相比,銅結構具有節能效果。用銅結構代替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為建筑物內部提供更好的微環境,從而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銅幕墻一般不承受建筑物主體結構的負荷,但只起建筑圍護結構的作用。目前的銅幕墻系統主要由結構框架和鑲嵌銅板組成。銅文化是居住環境中主要的物質形式。銅素描的裝飾和個性美,一方面是觀光的好去處,也是人們觀光的對象。銅素描是城市居住空間環境的配套景觀。雖然它屬于下屬,但它可以巧合地挫敗。它的體積不是太大,屬于公共空間環境的裝飾,但它屬于公共空間環境的裝飾。如果位置和形狀合理,它不僅會成為空間的亮點,還可以作為連接其他景物的連接點。城市居住空間銅素描的裝飾效果不容忽視。在太空中設置它們可以增強整體環境的藝術美感,甚至可以融入整體環境效果,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必須從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和特色城市建設的角度來理解城市主題文化建設。當然,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不能離開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文化或城市主題文化。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文化,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這是一個城市主題文化,挖掘、提煉和融合了獨特的文化。沒有文化,城市就沒有生命力。今天,銅陵,古代銅礦的首府,隨處可見。
建設城市主題文化,必須立足資源特點,發揮比較優勢。城市主題文化是城市核心思想、形象和名片。正是這樣,銅陵將其特色文化融入了城市主題文化。他們始終立足于銅資源的特點,充分挖掘銅冶煉3000多年的青銅文明,充分發揮“中國青銅是”和“當代銅基地”的優勢,注重提高工業發展的人文精神,可以將銅陵市文化的主題界定為“中國銅陵將要建成的生態景觀,對安徽省乃至全國的青銅文化旅游都有一定的影響。旅游目的地和銅文化創意產業集群。銅陵的經驗啟發我們,城市主題文化的建設必須立足于資源的特點,充分發揮其比較優勢,真正實現“人無我,人有自己,人有自己的優勢,人有自己的優勢”。只要這些銅文化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和整合,再加上銅陵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如天津湖,金合歡樹和鳳丹花園,我們就可以打造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銅文化旅游產業集團,推動傳播銅文化,促進當地銅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安徽銅草花研究與教育實習基地位于銅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擁有14000平方米的綜合保障樓,100畝戶外營地,1000米巷道體驗區,1500平方米的現代農業科技展廳和28個下游研究和教育點。它是一個集營營教育,農業觀光經驗,農業技術開發,互聯網技術推廣,研究和教育。作為工業基地之一?;卦O有餐館,公共服務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它主要展示古代勘探,采礦和冶煉場景,再現“火焰照耀世界,紅星和紫煙”的壯觀冶煉場景,突出現代銅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創新創造和環境保護。
銅文化歷史悠久。為了進一步繼承和發展銅文化,我們應該把銅文化融入當今社會,使之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趨勢,努力回歸到人們的視野中。遵循“古文化、現代產品”的創作理念。將銅材料獨特的視覺效果與文化價值相結合,應用于現代家居產品,豐富產品文化,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銅文化、建筑業和旅游業的有機結合,不僅繼承和促進了銅文化,而且深化了銅文化,促進了其他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