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磊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大王店鎮東黑山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微課程具備多個優勢,譬如使用靈活、形式多元等,有效滿足了語文教學的多樣化需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應將人文關懷滲透于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更完善的人格。在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期間,語文教師應引入趣味性元素,不斷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微課程改善優化了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具體學習期間,微課程能提取出語文課程中的事實性知識與概念性知識,同時將抽象化的知識轉化為具象化,便于小學生更好理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欲望。語文教師通過開發微課程,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肩負引導責任,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探索平臺,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小學生需要具備實踐操作能力,通過應用微課程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習過程得以簡化。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能增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解決學習期間的多種問題。此外,語文教師在開展微課程教學模式期間,應注重對課文內容的延伸,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為學生呈現豐富的知識點。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確保語文教學設計的完善性,僅依賴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應積極挖掘語文教材的優秀元素,同時練習多媒體資源進行靈活運用。語文教師還應充分了解語文教材編寫要求,掌握教材中的教學思想、知識點,明確學生當前的學習基礎,不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可以適當刪除,同時補充教材中未體現的必要學習部分。
在微課程開發期間,語文教師應科學分析小學生的自身特征,同時在課堂教學期間為學生提供準確指引,同時有針對性的完成教學方式調整工作,將趣味性元素加入課程中,不斷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望與好奇心。譬如在《絲綢之路》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影像資料,使小學生增強對《絲綢之路》歷史背景的了解,且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課程學習中。語文教師在開發微課程期間,應突破傳統思維的教學限制,聯系小學語文教學知識點來確保教學目標能落實。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教師應積極學習,加強與其他教師的溝通聯系,不斷豐富個人的教學經驗,使每堂語文課程都能充滿魅力。在《燕子》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燕子形象,激發小學生對燕子的喜愛之情。當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最喜愛的小動物”為題寫篇作文,要求學生能捕捉到動物的特征。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社會責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專業知識,且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普通文化知識體現了語文教師的內涵,也是衡量語文教師是否具備文化底蘊的尺度。學科專業知識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語文教師透徹理解文本內容。在新課程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還應堅持創新原則,在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開發中加入創新元素。
語文教師應注重微課程開發中的針對性,使教學重點與微課程的重點相融合,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同時不斷提升個人的分析能力。譬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課中,語文教師可以增加與威尼斯有關的風景圖片,同時引入科學的導入法:“通過預習,大家都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馬克吐溫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特有的人文風情。接下來我們就在這個美妙意境中感受威尼斯的魅力吧。”這樣的導語方式加上微課程視頻,能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增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文教師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確保學生能獲得更豐富的語文學習體驗。讀寫能力屬于語文素養中的重要構成模塊,語文教師在開展微課程教學期間,應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班級學生的語文基礎與學習能力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確保增強小學生的讀寫能力。譬如在《慈母情深》課文教學中,為了使學生體會到母愛的偉大之情,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使學生聆聽與母愛相關的樂曲,當課程結束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感情滲透于朗讀環節中。在朗讀期間,語文教師還需要揣摩課文細節與作者不同的情感,使學生深入認識閱讀文本。其次,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微課程展示部分寫作手法,提供給小學生學習借鑒意義。
綜上所述,將微課程運用于語文教育事業中,有效提升了語文教學質量,屬于現代化社會中的先進教學模式。但是我國小學語文微課程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開發者必須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將學科屬性與人文理念貫穿于課程設計中,從而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