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梅
(新疆省阿拉爾市十二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小學作文教學始終是學生學與教師的一個難點,究竟為何這么難呢?筆者以為,其原因大概也就如下三點:一是違背作文教學的真諦,二是定錯作文的教學目標,三是超過了小學生的基本心理認知水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生態作文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其基本理念是倡導個性化、和諧、開放以及可持續發展;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寫作興趣,加強語言訓練和領會習作之道。
小學生剛剛進入正軌的教學系統,在學習能力上還有很多的不足。語文中的作文寫作不僅是教師教課的難點,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這主要是因為當前不科學的教學環境造成的。當前教師在教課的時候,大多還是遵循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的思維很容易被限制住。而作文教學卻是一個讓學生發散思維過程,這就產生了沖突。所以,當前的教師應該基于生態理念來進行作文課程,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寫作環境,讓學生可以在作文中暢所欲言。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究竟怎樣才能體現生態理念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體會,總結以下幾點。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人和人之間也是有很大的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會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因材施教,而不是進行完全相同的教學模式。基于生態理念,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該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通過營造一種適合小學生的寫作環境,讓小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中,去發現、去體悟、去創造、去抒發自己對生活情真意切的感悟。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應該給予他們充分思考的空間,鼓勵他們對同一件事情顯示出不同的看法。在備課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關于作文命題的選擇,盡量多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創造性的題目,讓學生可以充分地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比如“我的爸爸”這個題目,在作文的布置上,不應該給學生太多的條條框框不限定字數、不限定文體,鼓勵他們自由發揮。在開始寫作前,教師應該進行一定量的啟發教學,利用圖像、視頻等信息技術,讓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加深。在這樣生態理念的教學思維下,學生才能更好地展現出自己的才華。
作文的寫作最重要的就是素材的積累,很多時候需要在文章中列舉一些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如果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沒有積累到足夠的素材,那么很容易產生沒什么可寫的情況。同時,在生態理念的推動下,生活才是最大的一個素材庫。鑒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就應該注重對學生日常觀察力的培養。學生有了強大的觀察能力,那么生活中處處都有新鮮故事,處處都是作文素材,就不會產生寫不出作文的情況了。對于教師來說,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要多多觀察生活,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同時教師也可以開展課外實踐的活動,帶領學生觀察課堂外的事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除此之外,學生也應該養成日常記錄的習慣,把收集到的素材都記錄下來,加深印象,以防遺忘。教師可以制訂日常寫作計劃,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督促他們把日常生活中的見聞記錄下來,這也是一種收集素材的好辦法。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寫日記的形式也應該有所區別。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把每日的觀察寫進日記就可以了。但是中高年級的學生眼界比較開闊,教師可以開始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了。在布置日記的時候,可以加入對近日發生的新聞的思考,結合現實談談自己的感受。對生活的觀察也是一種生態理念的體現,這種方式也是能夠快速提升小學生作文能力的不二法門。
傳統的作文修改方式主要是基于教師給予的評語,學生的優秀與否基本上就是由教師的評語或評分來決定的。但是這樣的行為卻極其容易將學生置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很容易磨滅他們對作文學習的熱情。還容易讓學生為了分數來寫作文,不利于激發他們的創作想法?,F在的教學思想都在朝著生態理念的方向發展,作文的教學自然也是需要改變的。基于現在的情況,教師應該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在進行作文的評改時,不應該讓分數成為學生的負擔,相反的,應該讓其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在寫評語的時候,教師應該在提出學生不足的同時注意發現學生的優點。比如文章使用了恰當的修辭手法或者是用了優美的語句等都可以提出來加以表揚。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寫作保持激情,有助于作文課程的進行。同時,教師應該在學生的文章中發現學生的性格特點,在課下的交流中更有針對性的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同時,教師也應該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能力,讓學生在每一次的寫作中自主成長,主動發現文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可以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極大幅度的提高。
綜上所述,生態理念下的作文課程,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自然表現,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自由發展的機會,給予學生自主成長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引領者的角色,幫助學生的更好更快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將“生態理念”引入到小學作文教學中去,定會讓作文教學探索之旅更清晰,進而攻克這一教學難關,實現教學相長這一共贏的生態教育目標。當然,這還需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長期的實踐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