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媛
(山西省臨汾市蒲縣克城鎮克城中學,山西 臨汾 041208)
隨著中考英語的改革,閱讀在中考中的分值增大,閱讀理解的選材越來越廣泛,包括天文、科技、地理、歷史、任務傳記、英美風俗人情等,并且加大了對考生理解、概括、推理能力的考查。學生在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同時,使用詞典、語法等工具書及各種英語教育教學資源的過程中,能掌握全文大意并能根據中文信息找出問題相關答案,逐步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現行初中閱讀課文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容量大、密度高、話題廣、課時緊,需要采取一種新的教學途徑來解決。新的課程標準也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目的,讓學生帶著任務完成閱讀,理清文路,最終完成閱讀題。
分析2018年中考題型,整套題加大了閱讀量:一篇完形填空(10分),五篇閱讀文章(50分),一篇完形填空(10分)兩個小時內完成這么多文章,還有20分的聽力,5分補全對話,15分作文,10分單項選擇。顯而易見,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而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特別是初中學生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加大對閱讀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獲得獨立閱讀能力。
以下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 為例,對閱讀技能訓練在教學中的應用加以說明,這篇文章內容含量大,設計到熱門話題,人口與環境,所以我把這篇文章放在初中英語后講,在此之前學生在學習中已談論到了環保的話題。我在處理這篇文章時,主要有以下幾步:
1.用多媒體播放,人多車多造成的交通道路擁擠,城市的大面積擴張造成了大面積耕地被占用,森林面積減少,然后提出如下問題
Who causes such changes?
What should we do?
學生馬上熱烈的討論起來,屏幕上的場景迅速激活了課堂,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愿望。
1.快速閱讀,了解主旨大意
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默讀完課文并找出每段的主題句或段落的中心句。當然,學生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來概括每段的中心。只要有自己的觀點,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2.精讀,獲取更多信息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設計如下幾個問題,讓學生在問中找出相關信息,并小組討論
(1)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our earth has changed much because of ---------
A.its old age B.man’s activities C.the changes of weather D.the natural development
(2)Water pollution will become even worse if --------- .
A.birds and fish continue to die B.people continue to built factories
C.people can’t stop factories from sending waste things into water
D.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still dead
3.研讀,從中受到啟發
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對課文的信息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理解,為了讓他們成功運用所掌握的語言形式,閱讀后再找出幾篇相關話題的文章,做快速閱讀訓練,讓學生先看題再看文章,將文中的答案找出。
1.在日常閱讀訓練中,讓學生能習慣于先審題,掌握題意,帶著任務去讀文章的方法,一般的閱讀問題都可以通過全文找出相關答案或信息,不能讓學生單獨脫離文章靠印象做題。
2.有的學生表現出不愿合作或不主動,只顧自己思考,基本上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有的學生表現出對任務不理解;有的學生在交流中過多使用母語等。
3.部分學生習慣于教師以前的講授教學方式,認為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就能學好英語。開始他們對語言活動表現得漠不關心,在合作學習中合作不主動、不充分,存有消極、自私、依賴和缺乏責任感等不良心理,使合作學習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總之,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任重道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點綴、深化英語知識的“神”采,把孩子們帶到一個原汁原味的英語境界中,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情趣,讓學生們學起來有滋有味,輕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