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林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梨坪小學,甘肅 隴南 746402)
體驗式教學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措施體驗式教學指的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況和具備的條件,創建出合適的情境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再現,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從對知識的理性認知中解脫出來,上升到品格、道德等方面,從而在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同時,又能夠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的共同發展。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課堂中融入體驗式教學具有十分必要的意義。就筆者看來,體驗式教學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的結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在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課堂中,道德情感教學顯得十分重要。一方面,道德情感能夠促進學生自身認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道德情感教學還能夠規范學生的意志行為,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可以說道德情感教學是連接學生道德和行為舉止的重要橋梁。而設計出真實的生活情境是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關鍵,也只有通過真實情境的創建,才能使學生真正融合到教學課堂中,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學習,接受正確的思想灌輸。事實上,道德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兩個因素,個人的存在離不開與社會、環境或是其他人進行溝通對話。有溝通、有對話就一定會產生聯系,有聯系就一定要制定出詳細的規則。與此同時,道德作為實際生活中的道德,一旦離開了生活,則道德就會變成沒有實質意義的道德。所以說,不管是對于社會道德而言,或是對于個人道德而言,都要建立在實際生活變得基礎之上,否則道德教育就是空談。由此不難看出,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請記得創設必須是實際的、客觀的,這也正符合教育體制改革下的小學思想品牌課的教學要求。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個人對生活感悟的基礎之上,來進行課堂教學情境的設計,這樣設計出的情境才能真正發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學生的思想才能真正受到熏陶。
例如,在進行《同情幫助殘疾人》這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為學生創建一個真實的社會情境,如超市,教師要求學生扮演一名身體有缺陷的殘疾人去買東西,讓學生在情境中充分體驗到作為殘疾人的感想,進行體驗式教學。情境設計環節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學提問:在你扮演殘疾人去超市買東西的過程中,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有什么體會?學生通過情境體驗,感受到殘疾人已經因為自身身體的缺陷而自卑,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還要受到別人的嘲笑,這使得學生充分感受到作為一名殘疾人的不易,從而產生對殘疾人的憐憫。這就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獲得這樣真實的教學體驗之后,學生就會真心同情和幫助殘疾人。
新課標要求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科書十分重視教學內容的生成性,換句話說即教科書不再是簡單的供學生學習的文本,更要能夠體現出學生獨立學習知識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教科書中的知識是靜態的,它只有借助學生的實際活動才能變為學生自身所擁有的東西。新課標要求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科書要求把握住學生的生活邏輯,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要緊密結合為一體,也就是內容要向活動化發展。新教科書在編寫的過程中,要融入多樣化的活動材料,課文的主體盡量圍繞景經典例題開展,并加入更多有有趣的教學活動元素,力求課文的每一單元都涉及到活動,諸如簡單的課堂活動、教師測評活動等。與此同時,新課標要求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科書要將原先的課后書面作業改為活動作業,充分體現出生成性的特點。因此,教師要盡量為學生設計出一個有序的活動,將原本“靜態的”教學改為“動態的”教學,鼓勵小學生積極大膽的動手操作。另外,教師要充分根據課內活動,諸如小組交流、開展小型辯論賽等,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開展有效的體驗式教學,并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互相溝通活動后的感想,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思想。例如,在進行《百折不撓》這一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對“如何成為一個百折不撓的人”的看法。通過這樣的體驗式教學活動,有利于切實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獲得最真實的體驗,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思想品德的學習。
思想道德品質是在不斷的生活中慢慢養成的。因為小學生仍處于發展階段,心智上也沒有完全發展成熟,這就導致了學生很難把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提高對實踐情境教學法的重視,開展有效的體驗式教學,促進學生能夠將課堂上所獲得的道德體驗擴展到課外生活中去,并將學生的情感獲得落實在實際的活動中去,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思想道德的體驗,規范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進行《再向火山行》這門課程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賴寧的英雄事跡,將學生帶入到故事的情節中,為學生樹立向賴寧學習模仿的意識,并引導學生將從賴寧身上學習到的優點帶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學生行為的規范化。
小學思想品德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體驗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重手體驗式教學法的作用,并教學內容設計出真實的生活情境、提高對實踐情境的利用,開展有效的體驗式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