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誠
(濰坊科技學院,山東 壽光 2627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青年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主力軍,擔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重任。因此,探索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有效路徑,直接關系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效。
(一)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時效性不強,缺乏有效的理論認知。教書育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加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就成為高等學校義不容辭的任務。長期以來,單向式灌輸教育的弊病在逐漸凸顯,“高大上”的空洞的說教灌輸,一直是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詬病,傳統理論灌輸式的教育演化成一種枯燥、空洞的“說教”,久而久之,甚至已經失去了大學生的信任。
(二)社會環境復雜,多元化價值觀泛濫導致大學生個人價值觀的迷失。當今時代,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我國的社會結構和人們的思想理念都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會帶來文化思想的全球化。近些年,西方國家的文化、思想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涌入我國。西方國家通過電影、電視、商品、互聯網等各種手段來宣傳其所謂“普世思想”的價值觀理念,對我國的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影響巨大。
(三)大學生認知能力不夠成熟。大學生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具有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獨立的思維,有自我意識,但這一階段面對百般誘惑,意志力不堅定,也是最容易走向歧途的階段,新時代的大學生大部分是肯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以及國家的發展方向的,但是受到社會多元化思想的影響,加之價值觀念正處于形成階段,以及意志力不堅定和閱歷不足等的影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容易偏離以至于缺失。
(一)改革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高大學生的理論認知水平。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要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灌輸模式的教學向現代化、啟發式教學模式轉換,結合不同課程的需要,將案例式教學、研討式教學等新的手段引入到課堂中,入腦入心地引導大學生們學會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
(二)由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拓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渠道。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各方面,圍繞“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目標,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通識課、專業課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無處不在。校園文化建設,涵蓋內容廣泛,既包含硬件建設,也包括軟件建設。如宣傳標語、板報、景觀,營造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氛圍。積極開展“主題團日”“主題黨日”的活動,打造具有品牌效應的高?!暗赖轮v堂”活動,邀請道德模范、專家學者、知名人士等優秀人物弘揚道德力量,傳播先進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引領校園文化的輿論方向,建立良好的校園風尚,推進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
(四)打造師德高尚、信仰堅定、業務精湛的高校教師隊伍。習近平總書記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的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這是新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標準。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者,班主任、輔導員能夠用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做基礎,引導大學生們正確面對學習、生活、就業等問題和困惑;通過教師群體的帶動和影響,全方面地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構建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五)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要依靠社會實踐的教學方式來讓大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將理論認知轉化為行為認同,通過參加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來讓大學生們獲得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讓他們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對其進行具有時代感的價值觀教育,才能更多地喚起青年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共鳴,激發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認同。
(六)優化網絡環境,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媒體技術對大學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占領網絡空間,對于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勢在必行。我們要加強網絡監管,優化網絡環境。利用多媒體傳播平臺,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傳播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思想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