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鶴子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現階段,體育課堂隨著逐步的發展已經成為每位學生共同喜愛的課程,但對于不具備完善能力的小學生來說,體育課堂并不能吸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的可能具有厭惡心理,為學校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阻礙,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小學生進行教學工作,并且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要求教師要依據小學生的需求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從而建立興趣課堂。本文主要是對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和疏導進行分析。
小學生的天生個性特征是在各自的本土家庭中產生的。來自山東青島的一位小學教師曾經在自己的文章里說過,他們班上有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的孩子,也有終日沉默不發一言的孩子,他們的生長環境差別都是巨大的。大多數孩子都天生愛玩鬧,而對于沉默的一小部分孩子而言,學校可能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原生家庭得不到的會在這一個集體環境中得到彌補。作為教師,要多多引導不愿意參加活動的孩子參加體育鍛煉,通過和老師同學的互動,打開他們的心扉,開發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這樣不僅使孩子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它還將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使孩子的性格更加生動和愉快。
小學生的年齡一般為7至12歲。這一時期的孩子情緒上很容易受到影響,意志也更加薄弱[1]。精神上的打擊可能會使他們喪失對新鮮事物的追求,作為教師,要注重孩子平時的情緒變化,認真觀察每一個孩子,針對每一個不同性格的孩子制定合理的鍛煉方法。每一個孩子的體質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有鼻炎,有的孩子有心臟病,這些都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注意的。在安徽宣城,才入職的白曉曉作為教師,在上課前就要拿到每一個孩子的身體素質報告,避免有嚴重疾病的孩子參加劇烈性活動。
小學生不懂控制自己的欲望,身體也在生長發展的黃金時期。就算有父母監控他們的飲食,也會因為食用過量的零食而導致肥胖,精神萎靡等問題。24歲的小學教師劉雅麗就發現自己班上有不少小胖子,而且由于手機電腦的普及,小學生的課余時間都變成了對游戲的討論,熬夜打游戲也是常有的事,這些都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遲鈍精神,還可以使孩子有意識地、自發地愛上體育鍛煉,避免因肥胖導致的低自尊和虛弱等問題。
教師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培養小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2]。小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有天然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而對枯燥乏味的事情多半沒有興趣,也會主動避開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事物,特別是對于體育鍛煉,由于鍛煉經常是伴隨著苦和累的,孩子會對一切讓自己不適的東西產生排斥性,因此有的孩子會對體育鍛煉態度冷淡。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些有趣生動的關于運動的小故事,讓學生對運動慢慢產生興趣,然后發展成對運動的喜愛,最后,通過逐步的體育鍛煉,孩子慢慢適應鍛煉的強度,最終完成課堂教學的目的。
小孩子從生下來,言行舉止都在高度模仿著身邊的大人,而孩子進入小學后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中度過,作為孩子身邊最容易被模仿的人,教師更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注重平時的言行舉止,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將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從而使學生看到教師時產生天然的親切感,有助于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感情,使今后的教學更加順利。
對于體育教學而言,體育比賽的數量無疑多于一些文化科目。將有趣的小游戲應用于課堂教學,形成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實行加分制,對優秀的小組給予口頭表揚鼓勵和獎品發放。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感情。增強心理素質也是體育鍛煉的重要依據,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熱愛體育鍛煉,從而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逐步提高身體素質。
總之,在小學時期的孩子是培養體育教學興趣最好的階段。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培養與疏導,讓小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感受到真正的體育課堂知識,并且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大小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建立一個完善的體育教學課堂,從而促進小學生培養自身體育鍛煉觀念。由此可見,小學時期在小學生的體育教學中進行興趣的培養和疏導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