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碧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前言:高校教學工作再開展的過程中,想要實現有效教學的效果,其核心就是學生學習的效度,而財經類課程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其有效的教學模式建立,應該以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的類型特點等方面著手,針對不同的層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才能夠達到最為有效的教學效果。而本文則是在校企合作的視角下,對財經類課程在高校校園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效模式進行分析,重點對其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希望能夠找到最為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真正的學習的有用的知識內容,以此為其后期的成長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針對校企合作的視角下,分析高職院校財經類課程教學模式的開展情況過程中,還需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其主要的問卷設計也需要面臨著與財經類有關的專業和專業群體進行問題的提出。其中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的就是:校企的合作形式、合作的內容,以及主要的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內容,重點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放主要采用的是在線調查的形式,部分院校采用的是面對面訪談的形式,其中問卷共發放128份,有效回收的是100份。
有效教學最為關鍵的核心性內容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效度,有效的效度模式,能夠從學生的主體進行分析,了解到教學目標的確定情況,以及教學的組織實施等幾個方面內容,以此建立起的模型構建方法。
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看出,在高職院校的財經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想要實施有效的教學模式,具體的實施過程就是:
需要校園中的教師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了解教學的內容,對內容進行重組,這也是兩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需要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教學在管理過程中,也需要有校園的層面對教學內容進行監督,保證其實施和監督的指導工作內容能夠發揮出效果,并且依托信息化的教育平臺對學習的情況進行實時的監督。
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具體任務完成階段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給與指導,對于能夠提前完成相對比較具有基礎性特點任務內容的學生,在需要布置拓展性的任務,以此保證學生拓展的能力得以提升。
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都認為教師所提供的課堂教學目標是非常明確的,而針對這一問題的調查能夠看出,學生非常同意這一觀點的占有64%,比較同意這一觀點的占有36%;對于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難度相對適中,每堂課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都能夠最終達成目標這一個問題,調查過程中,非常同意的學生有57%,同意的有40%,不確定的有3%;在課程結束之后,針對這一課程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以及自身能力和素質提升的情況,能夠很好達到標準的有48%,基本達到標準的有46%,不確定的有5%。經過計算能夠看出,這一教學目標達成的總體評分分數值在4.55左右。
在調查的過程中,涉及到教師根據學生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以及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方面,對于不同的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的組織和構造,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在崗位學習過程中所具有的職業能力,這一問題是有99%以上的學生都給與了肯定的答案;針對課堂所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能夠滿足課堂所需要學習達成的目標這一要求,有61%的學生非常同意,37%的學生比較同意,還有2%的學生不確定;針對課程所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能夠與在工作崗位上具體實踐過程相互結合和應用的57有%的學生非常同意,41%的學生一般同意,2%的學生不確定。經過計算,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其內容的適宜程度在評分上達到了4.58分。
高職院校內部學生普遍都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起自己的學習興趣,有57%的學生興趣被激發,還有43%的學生興趣被稍有帶動;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風格,能夠讓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知識有著更高的積極性61%的學生同意這一觀點,37%的學生比較同意這一觀點,還有2%的學生并不確定;教師課堂教學階段所采用的課件和共享的平臺,以及各種APP等方式進行課堂的互動,與傳統教學工作的方法相比,更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具有的積極和主動性,有70%,的學生非常同意,還有26%的學生比較同意,4%的學生并不確定;在課后和課前學生都能夠利用網絡資源,比較好的完成所需要預習和復習的知識內容,并且對于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科學合理的鞏固,有57%的學生非常同意,37%的學生同意,6%的學生不確定。其整體的效果評分為4.56分。
結論:綜上所述,縱觀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針對高職類院校的財經課程,想要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內容,保證課堂教學能夠順利地得以實施,主要還是需要關注的校園和企業,這兩個主體在教育和培養學生過程中能夠協調發揮作用的效果。因此,想要保證高職院校內部財經類課程教學效果得以提升,還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視角下,真正的找到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具體方式,利用這一方式,科學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進而使其得到良好的進步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