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楠 魏青
(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北京 101300)
醫院黨建工作應成為推動醫院各項事業發展的政治保障,但在現實中醫院黨建工作似乎與主營業務之間形成了明顯的職能邊界。這一現狀的出現,或多或少的表明了醫院黨建工作未能植根于醫院發展的實際,從而也就以其傳統面貌與新醫改背景下的醫院職能優化相分離。黨建工作的傳統面貌表現為,以政治思想統黨建工作的開展,即在政治思想導引下開展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思想建設。再者,傳統黨建工作主要對醫院黨員職工產生政治引領作用,所以難以在全員范圍內形成政治保障職能。對此,在新醫改背景下需加強對黨建工作的著眼點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來。從2009年所陸續出臺的新醫改政策,其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
調研發現,當前主要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不足:
黨建工作需要為醫院發展提供政治保障,那么就需要增強黨建工作的現實影響力。但在醫院科層組織架構下,黨建工作因以分層推動為主要模式,就使得基層黨支部成為了黨建工作的基層支撐點,而該支撐點仍主要針對支部黨員職工開展“三風”建設,所以就弱化了醫院黨建工作的影響力。
新醫改的宗旨在于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建立起以人民為中心的醫療保障體系。作為基層醫院在新醫改背景下,不僅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還應在醫療服務流程上提升患者的滿意度。然而,當前黨建工作在政治思想引領下,未能與解決醫院業務發展的實際問題形成對接,這就導致了黨建工作存在著被虛設的危險。
黨建工作若要為醫院發展提供政治保障,則需落腳于發揮出黨員職工的先進性和示范作用。現狀表明,由于并未賦予黨建工作具體的約束職能,所以在落實職工主體責任上存在著不足,這種不足便進一步弱化了黨建工作的影響力。
在問題導向下,醫院黨建工作的著眼點歸納如下:
下沉醫院黨建工作的影響力,需要以不改變醫院科層結構為前提,以及不改變醫院黨建分層推進為基礎。針對目前所存在的不足,則需要著眼于增強支部的黨建職能地位。基層支部與業務科室之間保持著密切聯系,而且由基層支部與基層工會小組之間也存在著天然的聯系。因此,增強支部黨建職能地位能夠對基層黨員職工,以及非黨員職工產生政治思想引領作用。
若要將醫院黨建工作落地、落實,便需要著眼于清晰把握醫院的發展現狀。通過把握醫院的發展現狀來提煉出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最終為支部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方向性。具體而言,當前醫院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應與“以人民為中心”為發展實踐相聯系,通過找出差距和分析差距的形成根源來為黨建工作提供路徑指向。
黨建工作由醫院黨委統領,而在黨務系統與行政系統分工格局下,黨建工作對影響醫院發展的各類現象缺乏有效的約束力。為此,這里需著眼于形成多部門聯動的格局,共促黨建工作實效性的形成,并重塑黨建工作的威信。其中,這里的多部門主要包括黨委領導下的人力資源部門、宣傳部門等。
根據以上所述,對策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新醫改背景下需要將黨建工作落實、落地,所以首先需要分析醫院發展的現狀。例如某基層醫院在現狀調研中存在著,“小病大看”、問診服務較為粗糙、科室部分成員工作不在狀態的情況,那么這就為黨建工作中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思想建設提供了方向。具體而言,需要在科室范圍內通過政治學習來讓成員意識到上述問題的存在,以及新醫改對科室醫療服務的要求。
黨建工作的實施主體應為黨務工作者,所以需要落實支部主體責任來加強對黨員職工的政策學習效力。在醫院科層組織結構下,黨委需對支部書記的黨建工作績效進行考核,考核的對象為政策學習的次數和科室工作作風改進的效果。政策學習的內容包括:(1)新醫改背景下醫療服務的總體原則;(2)結合所在醫院的實際問題提出應改進的方面;(3)在支部成員群策群力下制訂出改進科室工作績效的實施意見。
在落實黨建主體責任的要求下,醫院黨委需要通過科室調研和在線接受反饋的形式,來對基層支部的黨建工作進行督導。同時,基層黨支部的領導成員也應與患者交談和在線接收患者反饋等形式,來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督導。為了激發起黨員職工的崗位先進性和示范性效應,可以在科室建設中引入黨建促進科室發展的工作辦法。
新醫改政策仍處于不斷完善與優化中,所以需要以醫院的整改效果作為黨建工作模式不斷優化的導引。當前需要提升黨建工作的權威性,并在改變黨務干部的工作作風上下功夫。通過使黨務干部下基層精準把握科室醫療服務所面臨的挑戰,從實際出發協助科室反映自身的合理訴求,最終加強與科室之間的黨建工作合作關系。
醫院黨建工作應成為推動醫院各項事業發展的政治保障,但在現實中醫院黨建工作似乎與主營業務之間形成了明顯的職能邊界。為此,在新醫改背景下需要從:著眼于增強支部黨建職能地位、著眼于清晰把握醫院發展現狀、著眼于形成多部門聯動的格局等三個方面來提出對策。在此基礎上的對策可從:分析醫院發展現狀提煉出主要問題、落實支部的主體責任加強政策學習、建立線上和線下黨建工作督導渠道、以整改效果促成黨建工作模式優化等四個方面來展開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