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焦作市職業技術學校,河南 焦作 454150)
首先,復雜性主要體現在:一是生源。中職學校由于生源和意識的誤差,總體現狀不容樂觀。學生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身心發展不成熟,易出現心理及行為偏差的時期。二是學習體制。通過前兩年的學習,第三年為學校安排頂崗實習,此時期班主任管理基本上無法全面落實到位。受社會、家庭不良風氣影響使中職生易產生心理失衡。三是制度。有關部門尚沒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中職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評估辦法,中職班主任工作基本上參照普通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辦法進行,中職生的獨特性得不到應有的照顧。其次,重要性主要體現在:當前,中等職業教育要培養出大批具有中等文化和中等專業技能的合格的勞動者,班主任工作勢必凸顯出其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性。當前,社會急劇轉型、網絡虛擬世界迅猛發展、各種思潮激蕩碰撞所帶來的影響,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我國已進入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商品化社會,人們的審美觀、是非觀、價值觀此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此背景下,中職班主任要善于引導學生做出科學的判斷和理性的選擇。
隊伍現狀:一是年輕班主任比例偏高,知識結構不合理。青年教師有其自身優勢,年富力強、業務好、思想新,有較強的上進心和成功欲。不足之處,一是沒有系統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對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把握得不夠精準。二是于知識面不夠寬,缺乏學生管理的應對措施。三是職業的認同感和幸福指數偏低,導致班主任心理疲勞,產生“三多”和“三少”。四是在具體工作層面,以活動代替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難以根本解決學生思想上的問題。學生現狀:中職學校缺乏優質生源,“問題學生”較多,總體現狀不容樂觀。生源大多是沒考上理想的高中退而求次進了中職學校,文化基礎普遍薄弱,學習懶散,缺乏主動性,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動力不足等。綜合素質普遍較低,例如紀律觀念淡薄,學習基礎差,上課聽不懂,對學習毫無興趣,甚至存在言談舉止不文明、抽煙喝酒、打架斗毆等問題。加上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他們的自理能力差,青春期的迷茫,出現了集體觀念淡薄的情況,他們只講權利,不提義務;他們只求回報,不談付出,部分學生價值觀念缺失等等。
(一)重視思想教育,言傳身教,培養價值觀念。專業思想教育應以集中教育為主,滲透于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并結合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職業道德教育同時進行。首先要給學生講清楚國家教育結構的調整,使學生了解有關職業教育的政策與發展動態,其次要講明職業教育在科教興國、振興經濟、提高全民素質中的重要性,再次,結合市場人才需求現狀和專業發展的前景、優勢,使學生盡快地了解并熟悉本專業概況及人才需求規格,以便調整自己認識和行動上的偏差。對于中職學生的價值觀念缺失問題,班主任想要將其予以解決,就必須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去有所體驗和感受,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那么樹立起班級中的“模范偶像”就變的尤為重要。
(二)轉變理念,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目標定位。我們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目標,明白自己的優點、缺點所在;明白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該做,哪些事該馬上做,該怎樣做;思考自己的過去,審視自己的現在,設計自己的將來。其次,目標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實際,注意目標定位的多向性和績效性。再次,要求學生在做到學習上進步的同時,還應加強自身能力和特長的培養,注重專業技能的提高,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保持嚴謹的生活作風,這是具有現代意義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制定班規,加強常規管理與交流,強化“三觀”教育。班主任要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民主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組建團結協作班干部隊伍,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構建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針對學生青春期迷茫心理,班主任要加強師生間交流,關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因此,首先應加強常規管理制定班規,培養得力班干部隊伍,從嚴要求并正確引導學生,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其次,要把握正確的心理導向,使之形成正確的消費觀、成才觀和價值觀;再次,把行業規范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為今后的就業奠定基礎。再次,關注后進生。只要和諧地拔動學生的“心弦”,刺激之、撫慰之、鼓勵之、愛護之,后進生同樣能夠引向健康成長的大道。最后,放手讓學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班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競爭真實的存在,使學生在活動中去表現自我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生不斷開拓、進取和敢于創新的頑強精神。
(四)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班主任必須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一是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所處的角度、位置、環境去看待、理解和處理事情,領悟學生的所思所感所為,給與學生同等的關注。二是學會欣賞和信任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給與鼓勵和熱切的期待。三是不吝惜愛心的投入。多與學生交心談心,使之覺得老師在乎他、關心他和信任他,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自我管理。四是因勢利導、以情動人。用真誠和鼓勵喚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感受進步,走出自卑的陰影,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愉悅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