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
(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身為中國樂器演奏方向的學生學習西方音樂文化有哪種特殊的意義呢,在我學習一學期的西方音樂文化之后我認為對于我們有三點。
第一,演奏移植曲目可以靠近時代氣息,當中國樂器演奏西方移植作品的時候,參考被移植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演奏特點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演奏習慣和演奏特點,曲目是被“加工”過后的,曲目本身就有演奏人的思想和演奏習慣,我們可以定義某個演奏人的演奏風格,比如“古典”“流行”“浪漫”等,在此基礎上曲目的風格也可能隨之改變,雖然不能否認曲目變得不符合原來的風格,但是在演奏者的技巧處理過后,曲目會變的“更好聽”了,這種“好聽”是符合現代人們對于藝術的追求,是當代文化和人文環境所決定的,曲目最原本的味道也會隨之改變,對于這種現象我們不能給予否認,因為大部分優秀的樂手都會去研究和嘗試演奏出曲目最本源的味道,隨著對曲目的理解不斷加深和不斷練習,樂手才會把自己的理解加入曲目,或者加上一些可以體現自己技術高超的技巧,還有一部分是為了迎合現代觀眾的口味進行改編,但是對于觀眾來言,他們不需要了解曲目的來源和創作背景,觀眾想要的是膾炙人口的旋律和“好聽”的感覺,所以很多觀眾以為或者就認為這首曲目在創作出來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對于學東習中國樂器的我們,在學習和演奏移植樂曲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聽取各種版本的樂曲,而是應該去了解這首樂曲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和作者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應該去聽一聽原作者自己去演奏的版本,雖然有些水平不如現代演奏家的水平高超,音效不如現代錄音所具有的條件,但是細細品味你會發現這才是原作者想要的音效和感覺,這些原始的錄音對于學習中西方樂器的我們是最為寶貴的,所以為什么學習中國樂器的演奏者在演奏西方移植移植作品的時候會演奏出“民間”的感覺,其實這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練習的不到位,是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沒有認真的去研究音樂最本源的東西。
第二,幫助演奏者添加不同的演奏風格和演奏技巧,在熟練自己專業的曲目之后,一成不變是不能推陳出新的的,所謂“古典”“浪漫”也可以運用在中國風的樂曲當中,這樣的嘗試屢試不爽,在學習西方音樂文化之后,可以大量的研究相似樂器的演奏風格,中國的管樂器和西方的管樂器,中方的弦樂器和西方的弦樂器,中方的打擊樂器和西方的打擊樂器,以此類推下去所有的樂器在構造和演奏方式都有著相同的地方,在演奏一些現代作品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西方各時代風格的伴奏。在技巧方面早就有先人給我們指明道路,如劉天華先生在學習西方音樂文化之后,改良了二胡的音域和二胡的演奏技巧,在作曲方面也有很大的造詣,如《閑居吟》二胡作品里面就添加了西方作曲方式,讓作品的展現更加豐富多彩,二胡演奏技巧方面添加了滑音、顫弓、大音域的跳進和演奏等,這都是學習西方音樂文化之后的進步,不只是在二胡方面,其他各種樂器又都有所改良,如傳統笙加金屬鍵成為鍵笙,古箏經過改良進步成為相待古箏,揚琴加上止音板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聲音之類的改良,都得益于我們先輩學習了西方先進音樂文化。除此之外,不僅只在學習器樂方面的先進文化之外,在音樂理論和音樂知識方面我們也有很大進步,使用五線譜和西方律學,讓作曲變得更加方便,使演奏和轉調變得更加便捷。在樂隊的編排上,學習西方音樂文化我們有了自己的民族管線樂團,學習西方管弦樂團的樂器配置和演奏規律讓民族管線樂團又好又快的發展和進步,這都得益于我們的先輩不停地摸索和學習西方音樂文化知識的結果,學習西方音樂文化的同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是不變的原則,讓中國樂器更好更快的發展。在伴奏方面,和弦的引入讓伴奏變的更加方便和快捷,用鋼琴伴奏或者用揚琴伴奏都會讓都走樂器更好的展示自己。
第三,可以更好的去和外來文化進行交流和傳播本民族文化。在學習的同時,除了發展我們還需要發揚,只有精通了西方音樂文化之后才可能更好的去傳播本民族文化,可以讓西方的樂曲加入中國特色的演奏方法,再讓西方的音樂工作者去欣賞,讓他們也來了解民族的音樂文化,在國家與國家的交流之間,我們可以用外交、體育、文學、經濟,當然也包括音樂,音樂可以說是世界的語言,例如二胡演奏當地風格的作品,這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外交手段,讓外國人民聽到本國傳統曲目用另外一種方式進行演奏,可以讓他們更好的去了解民族文化,甚至學習民族音樂。出國留學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進步方式,但是在出國留學之前語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本專業精通的時候也可以學習西方音樂文化來更好的去融入他們的音樂氛圍,這讓西方也可以更好的去接納我們這些學習民族樂器的音樂人,因為在外國留學生來中國的時候也會進行功課補習,來學習中國的傳統知識和民族文化,讓中國人可以與他們更好的交流。我們本民族音樂的優勢和劣勢在哪,我們應該朝那個方向去發展,朝那個方向去進步,這都是學習西方音樂文化所帶來的,而不是學習西方文化的字里行間,因為音樂從來都是在樂譜中而不是在文字中,這些文字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去理解那些文化的來源,我們更應該做到的是聽而不是去背,去理解而不是去知道。
學習西方音樂文化對于學習民族音樂的我們影響是巨大的,從樂器到音樂理論,從文化到歷史,從音樂人到音樂作品,我們所學的都不應該只是本民族的音樂文化,想要進步就應該學習那些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文化知識,去感受不同的音樂世界,這樣才能讓學習西方音樂文化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