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宇 陳欣 廖浩丞 謝鵬飛 劉義山 李輝
(新疆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引言:二十一世紀面臨的兩大基本問題是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國內經濟的發展,國人對能源的需求加劇,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利用不僅僅帶來的溫室氣體,也引起了部分地區的灰霾,光化學污染和煙塵,對清潔能源的迫切需求。我國能源體制改革,加強能源科學科技創新能力。我國教育部于2011年增加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各高校也增設設立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根據新型專業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具體情況,實現基層教學更好開展,利用一系列課程作為建設平臺,利用學科交叉專業教學,建設學科交叉專業教學團隊來實現基層教學組織改革,以具有相同明確發展目標、良好的合作精神、與科研室共存的在教學改革和實踐中形成的新型教學基層組織,對人才的培養,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學科交叉專業教學都是必要的。
學科交叉教學的建設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組建學科交叉專業教學團隊,認真建設,根據專業定位構建學科交叉專業教學基礎,依據人才市場需求培養專業的人才,分清人才知識在專業的總體關系,要做到明確職能。第二,利用教學團隊的成員積極性,創新學科交叉教學文化,對學科交叉下的學科做帶領作用。第三,強化學科交叉教學的專業研究,在實際課程中有更好更優的表現。
作為學科交叉中最需要解決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能源化學工程是化學和能源的學科交叉演變出的一門緊要學科,操縱煤炭綜合利用、理解非煤礦物能源、普及新能源知識、可再生能源知識、達成能源科學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科學技術基礎。相對而言,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課程建設,可以通過學習化學和化工的理論和技術實現能源轉換、能源儲存、能源傳輸等問題,可能更好的為人們經濟和生活服務。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在化石資源優化利用的基礎與應用研究,重點解決高效新型催化劑研究,研發高效、低成本、上規模、環境有好的非室友基醇醚酯合成工藝路線;清潔能源的制備、存儲、轉化。所以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建設是必要的。
課程建設體系是否合理、課程內容是否先進都影響著培訓人才的質量。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學科專業知識基礎課程、通知教育課程、專業教育知識課程、實踐教育課程四大層面建立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注重基礎,寬口徑,重視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通知教育課程即大學通用課程教學,通過基礎課程在外語,計算機,體育,公共藝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學科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是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能源化學工程基礎課程和物理化學、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線性代數、分析化學、工程制圖等專業技術基礎課程。而石油加工工程、基本有機化工工藝學、能源化工設計能源轉化原理等課程屬于專業教育部分。在開展的大量的選修課,重視學科交叉,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寬度。開展得學生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創新實踐,科研訓練都屬于實踐教育課程部分。對于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工程專業課程的建立要注重該專業本身課程具備的特征如注重每一個課程部分的系統性和協調性,注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并重的知識積累,重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同步,全面培養學生注重每一個方面的發展,這樣在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下培養的學生有著完善的基礎知識理論和專業知識,并且也有著充足的實驗技能和實驗設計能力。真正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建立適合興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新培養模式,對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的課程進行規范且建設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梯隊。
通過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廣泛的企業行業調研和崗位需求、專業建設的實踐經驗總結來明確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確定課程體系的構成和需求。利用設置數學和自然課程、設置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和專業類學科、設置工程實踐和畢業設計實踐環節、設置人文社會科學類符合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認證標準的課程體系。在環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要求下,在廣闊的國內企業行業的調研基礎上,總結以往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實施完善的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監理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保障建立高水平的專業建設,制定合理的人才引入計劃,采取各種優惠政策扶持對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教師的整體水平,明確新專業的定位和培養人才目標。建立科學的成績考核系統,重點測驗學生的能源化學工程設計問題、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結束語:對學科交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建設,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課程體系上擴寬該專業的專業基礎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彭陽,增強實驗教學學時和實踐內容環節。依靠以往教學過程中的意見反饋和學生對老師的評教來看,新的課程監理要做到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化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思路,增長學生工程意識,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品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