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小學,贛州 342300)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社會的飛速發展,在教育全球化這一大背景之下,如何實現人才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的雙提升成為眾多教育者追尋的目標和任務所在。小學語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為中心,就課外閱讀在其中的重要性進行探討和研究。
小學是義務教育的開端,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門學科,能夠對學生多個方面的能力進行訓練。其中寫作教學是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認識語文、感受語文的主要方式。但縱觀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不難發展缺乏對寫作的興趣,認為寫作枯燥乏味是眾多學生共有的想法,在這種情形下,引入課外閱讀,提升學生寫作的自主性,有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高效展開。
閱讀與寫作一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閱讀與寫作相互獨立的同時,也相互關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寫作提升自身表達能力,寫作是閱讀的反饋。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的教學模式墨守成規,漸漸的使得學生失去了寫作的興趣,而通過引入課外閱讀,新鮮的有趣的教學素材會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寫作的自主性。例如,在以“校園內的景物”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春》《頑強的小草》等課外讀物,來讓學生們挑選出其中優美的字詞句,拓展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課外閱讀的引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教學的中心和重點,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協作的積極性。
素材是寫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想要促進寫作教學課堂高質量高效率發展,想要真正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幫助學生積累更多更豐富的素材,需要幫助學生建立龐大又層次分明的素材庫,如此一來,方可確保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內容可用,有深度可講。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素材的重要渠道,提升學生課外閱讀量,能夠幫助學生收集更多的寫作材料,能夠間接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高效展開。例如,教師在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可以引入《愛國要培養完全的人格》《少年中國說》《華語情結》等課外讀物,通過閱讀名人大家的作品,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愛國主義素材,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學生寫作過程之中,如果將學生的詞匯量和素材比作寫作的皮膚和血肉,那么方向和中心便是其精神意識所在。寫作中心是一篇文章的風向標,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加強對寫作中心的重視程度,須牢牢把握寫作的方向,不背離不偏離,如此才能夠完成一篇優秀的文章。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其責任意識,促進價值觀的形成。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之中可適當的有選擇性的引入課外讀物,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教師在以“寫給家人的一封信”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可以引入《母親》《背影》《惜別》等課外讀物,來喚醒學生心中對于親情的認知、渴望和感受,來將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深化對于父愛、母愛,對于偉大親情的敬重和愛戴,以此來深化學生的精神世界。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過分執著于學生的成績,會忽略掉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對學生品質的培養。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隨著教育全球化的演變,培養專業水平高、綜合素養高的人才成為現代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而將課外閱讀引入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組織語言,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夠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夠在學生提升寫作水平中發揮出積極的、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在講以“雪”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可以引入《濟南的冬天》《雪》《江南的冬景》等課外讀物,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印象里的冬天去構思文章主體,去開展寫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課外閱讀能夠直接反映當下的社會狀態,當下有著非常豐富的課外閱讀書籍,涵蓋眾多種類,遍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對課外讀物進行選擇,以拓展學生的視角,引導學生提升自我責任感。另外,通過課外讀物也能夠讓學生更了解國家的時事,能夠與世界接軌。利用課外讀物開拓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融入社會責任感,從而使得書寫的文章更加的厚重,更加的具有深度,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寫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寫作是學生表達能力的直接體現,也是學生情感意識的直接載體。課外閱讀有著豐富的素材庫,有著引人入勝的內容,將課外閱讀引入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之中,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引導學生找到方向,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強化學生社會體驗。本文通過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探討,旨在推動小學教育持續發展。